2024年11月,共有282批次的肉类与水产品因多种原因未能批准入境,较10月份相比增加了218批次,且这些产品来自多个国家,显示出未准入境原因的多样性和国家分布的广泛性。下面,我们将对这一现象进行具体分析:
国家分布分析:
从统计数据来看,11月份未准入境的肉类及水产品食品在国家分布上呈现出显著的特点。其中,丹麦的产品批次最为突出,高达49批次,占据了未准入境产品的显著比例;紧随其后的是阿根廷,其未准入境的产品批次为38批次;厄瓜多尔、巴西排在第三、第四位,批次是36和31。
二、产品类型分布:
根据产品类型分布图,很明显,本月的占比仍然是水产品排在第一名,这一高比例主要归因于水产品种类繁多且进口规模庞大。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厄瓜多尔白虾检出动物疫病的情况高达26票。
紧随其后的是牛肉产品,共计88票,占据了总体比重的31%,其中检出氟佐隆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占了38票之多。猪产品以60票的数量排名第三,睾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占了9票之多。禽产品以20票的数量排名第四,感官检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占了9票之多。羊产品以11票的数量排在最后一名,污秽腐败占了7票之多。
猪肉产品方面,其主要供应国家包括丹麦、西班牙、法国、美国。丹麦已连续两个月占据猪产品未准入境的第一名,其未准入境原因与前两个月相同,仍旧是由于检出动物疫病。
牛肉产品本月未准入境的国家主要包括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澳大利亚、蒙古、南非等6个国家。其中阿根廷有37票,货证不符占绝大多数;其次是玻利维亚,占据了23票,全部是由于氟佐隆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所致。巴西排在第三,占据了21票,氟佐隆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仍是主要问题。
在禽肉产品领域,本次未准入境的国家除去近三个月连续上榜过的巴西、美国、俄罗斯这三个国家外,还增加了泰国和智利。其中美国和巴西的鸡肉产品占据了较大比例,表明这两国在该类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然而,本月内,美国和巴西这两国鸡肉产品未准入境的原因基本都是由于感官检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货证不符等问题。禽肉确实是国人最常吃的食品之一,从本次未准入境原因分析来看,禽肉产品被拒之门外的原因种类繁杂,看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很有必要。
最后,针对水产品方面,厄瓜多尔白虾仍旧严重,本月不仅是焦亚硫酸钠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还有检出动物疫病这个重点问题存在。巴基斯坦紧随其后,其主要问题在于产品未获准入。
未准入境原因分析:
检出动物疫病:占据整体问题的第一位,高达68票。丹麦的猪肉产品、厄瓜多尔的白虾和印度的虾产品均受此影响。
货证不符:此问题也占了一定比例,共有48批次产品因此被拒。19个国家的产品均查出货证不符的问题,其中巴西最多达到了6票,请大家一定引起重视。这进一步强调了加强货物与证明文件一致性的重要性。
氟佐隆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氟佐隆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是本月占据比重较大的重点问题之一,共有38批次产品因此被拒,氟佐隆是一种几丁质抑制剂,主要用于反刍动物的外寄生虫病的防治。我国《GB 31650-20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明确规定了牛产品的氟佐隆残留限量:肌肉200μg/kg、脂肪7000μg/kg、肝500μg/kg、肾500μg/kg。玻利维亚和巴西的牛肉产品受此影响较大。
综上所述,未准入境的原因多样且复杂,需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管理和监管。建议相关从业者加强供应链管理、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强化检验检疫工作,更好确保进口食品的安全和顺利通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