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第4周国际新闻周报
2025-04-08

1、运价连跌11周,欧美航线运价遭腰斩   中国航务周刊

2025年以来,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下跌62.5%、55.2%,上海港出口至欧洲基本港市场运价下跌54.2%。

根据上海航交所发布的最新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SCFI),3月21日,该指数为1292.75点,较一周前下跌2.0%,这也是SCFI2025年以来的11连跌,跌幅达到48.4%。

具体而言,3月21日,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分别为1872美元/FEU和2866美元/FEU,分别较一周前下跌4.7%、3.7%。2025年年初,运价分别为4997美元/FEU、6415美元/FEU,跌幅高达62.5%、55.3%。此外,3月21日,上海港出口至欧洲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1306美元/TEU,较一周前下跌2.7%;上海港出口至地中海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2195美元/TEU,较一周前下跌4.4%。2025年年初,运价分别为2850美元/TEU、3747美元/TEU,跌幅也达到54.2%、41.4%。

具体而言,3月21日,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分别为1872美元/FEU和2866美元/FEU,分别较一周前下跌4.7%、3.7%。2025年年初,运价分别为4997美元/FEU、6415美元/FEU,跌幅高达62.5%、55.3%。

此外,3月21日,上海港出口至欧洲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1306美元/TEU,较一周前下跌2.7%;上海港出口至地中海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2195美元/TEU,较一周前下跌4.4%。2025年年初,运价分别为2850美元/TEU、3747美元/TEU,跌幅也达到54.2%、41.4%。

2025年,集装箱航运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地缘政治影响更大、红海局势不确定性持续、贸易关税政策烈度更强等因素,持续冲击市场。一方面,美国消费疲软,运输需求低迷,北美航线运输市场面临较大压力,市场运价快速下跌。另一方面,俄乌冲突停火谈判并不顺利,部分欧洲国家大幅提高国防开支,导致欧洲地缘风险高企,运输需求缺乏增长动能,市场运价也持续回落。此外,欧洲还面临与美国贸易冲突升级的局面,多重风险影响下,全球经济前景不容乐观。预计这一低迷的市场状况还将持续。根据德路里的统计,3月24日至4月27日,全球主要东西向主干航线——跨太平洋、跨大西洋以及亚洲-北欧和地中海航线,已经宣布取消48个航次,占计划航次的8%。取消的航次中,约40%在跨太平洋东向航线上,31%在跨大西洋西向航线上,29%在亚洲-北欧和地中海航线上。可见,美国市场运输需求仍较为低迷。

德路里还表示,尽管未来5周92%的航次仍能按计划运营,但准班率或将进一步下降。该机构建议货主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策略,以应对市场波动和供应链紧张。(2025-3-2417:41)



2、马士基发布重要声明和通知   海运网

日前,马士基发布最新通知,由于受天气影响,Dragon航线的十个航次将取消挂靠上海港或者宁波港。此外,针对近期有消息称马士基向以色列运送武器,以及部分人士在马士基哥本哈根总部举行示威活动,马士基日前在官网发布了《关于军事相关货物运输的声明》。


取消挂靠上海港或者宁波港。日前,航运巨头马士基发布了关于Dragon航线运营调整的最新公告,以应对即将到来的雾季,确保航线服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公告指出,为了减少天气因素带来的干扰,并维持服务质量与运营稳定性,马士基决定在Dragon航线上实施上海港和宁波港之间的“交替跳港”策略。这意味着在某些航次中,将交替取消挂靠上海港或宁波港,以有效管理潜在的延误,保障航线运营的顺畅。

目前,Dragon航线的港口轮换顺序为青岛-宁波-上海-香港-盐田-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马士基已详细列出了将取消挂靠上海港或宁波港的十个航次的具体信息,以便相关客户提前做好准备。

马士基发布《关于军事相关货物运输的声明》。此外,针对近期有关马士基向以色列运送武器的传闻及引发的示威活动,马士基在官网发布了《关于军事相关货物运输的声明》进行澄清。

声明中,马士基强调其业务运营严格遵循国际商业行为准则,不向政治冲突地区运输武器或弹药。针对以色列和加沙等冲突地区,公司正执行更高标准的尽职调查,并加强了货物审查与验收程序,实施了额外的合规措施。马士基明确表示,MLL从未提交过类似的运输计划,因此从未通过该计划运送过机密或敏感货物。

针对示威活动,马士基表示遗憾,并指出部分激进团体通过捏造事实推动自身诉求,但这不会改变公司的立场和商业活动。马士基强调,作为全球物流服务商,深知自身责任,尤其是在冲突地区开展业务时,更需强化国际公认的负责任的商业准则。公司将继续以达成共识的原则及法律法规为行动准绳,期待和平进程取得进展,并坚信政治协商才是解决冲突的唯一可行之路。(2025-3-2508:31)


3、面临挑战!预计2025年收益将低于去年   搜航网

近日,赫伯罗特(HPL)公布了2024年的财务业绩报告。

报告显示,2024年的经营业绩略有增长,集团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升至50亿美元(46亿欧元)。集团息税前利润(EBIT)与上年相比略有改善,达到28亿美元(26亿欧元)。集团利润为26亿美元(24亿欧元),低于上年,主要是由于利息收入减少和税费增加。集装箱船方面,2024年全年运输量增长4.7%,达到1250万TEU(2023年1190万TEU),而平均运费保持稳定,为1492美元/TEU(2023年1500美元/TEU)。收入相应增加至203亿美元(188亿欧元)。尽管由于船舶绕行好望角需要改道,运输费用增加,但EBITDA仍增至49亿美元(45亿欧元),而EBIT仍与上年持平,为27亿美元(25亿欧元)。码头和基础设施部门在2024财年的EBITDA有所改善,达到1.51亿美元(1.39亿欧元),这主要得益于上一财年的几次收购。EBIT增至7200万美元(6600万欧元)。2025财年,执行委员会预计集团EBITDA将在25亿至40亿美元(24亿欧元至39亿欧元)之间,集团EBIT将在0亿至15亿美元(0亿欧元至14亿欧元)之间。

由于运费价格波动剧烈以及地缘政治挑战严峻,这一前景仍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HPL首席执行官RolfHabbenJansen在报告中说:“2025年开局良好,但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仍然脆弱。在此背景下,我们预计2025年的收益将低于2024年。”Rolf还说:“今年上半年,我们将实施Gemini网络,并期望在时间表可靠性方面树立新标准。我们将继续开发HanseaticGlobalTerminals,并期待进一步发展我们的内陆业务。”(2025-3-2516:43)


4、又一巨头被曝要求中国供应商降价!   维运网

近年来,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举措,给全球商业格局带来了深刻影响。其中,美国零售巨头们为应对关税成本,纷纷向中国供应商施压。

据英国《金融时报》3月18日报道,美国零售巨头开市客(Costco)正在向中国供应商施压,要求降价以应对美国的关税,因为贸易战升级导致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两家供应商表示,这家严重依赖中国进口的美国零售商要求降价。沃尔玛和其他零售巨头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美国总统特朗普于今年2月对中国商品征收10%的额外关税,随后于本月上调至20%,迫使美国企业试图将对其利润的影响降至最低。

关税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许多供应商经受住了多年的关税,利润微薄,如今正面对更多关税。

除了要求降价外,美国大型零售商还寻求从中国转向多元化,以降低业务风险,特别是在俄乌战争引发人们对地缘政治关系进一步恶化和供应链崩溃的担忧之后。此前发布的截至2月16日的季度报告中,Costco表示,关税“影响了我们部分商品的成本”,并指出与中国、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有关的政府政策。“更高的关税更可能对我们的业绩产生不利影响,而不是改善我们的业绩。”该公司表示。另一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也打过让供应商降价的注意。中国商务部已约谈沃尔玛了解情况,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也表示,若情况属实,将采取措施维护会员企业利益。(2025-3-2517:05)


5、200多个集装箱落水!改变航线付出高昂代价   海运网

据日前在伦敦召开的货物保险会议的顾问透露,在短短两个月内,南非沿海这一被喻为“地球上最无情的海域”中,约有200个集装箱不幸落水丢失。这一数据引起了广泛关注。

法国船级社必维集团(BureauVeritas)旗下的TMCMarine咨询公司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西蒙·伯瑟姆(SimonBurthem)在伦敦举行的货物保险会议上指出,去年7月至8月期间,在南非沿海的东西方贸易航线上连续发生了三起重大事故,导致约200个集装箱落水。他强调,这些事故均与恶劣的天气条件密切相关,并指出:“现在的风险更高了。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同一水域连续发生三起事件,这是非常不寻常的。”

具体事故包括:2024年7月,达飞海运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号货轮损失了44个集装箱;一个月后,该公司的贝伦号在理查德湾附近的风暴中又损失了99个集装箱。此外,虽然“UltraGalaxy”号并非集装箱船,但它在恶劣天气下解体并被宣布全损,也进一步凸显了这一海域的严峻挑战。

伯瑟姆进一步指出,为了避开红海地区的威胁,许多船只选择绕行非洲。然而,这一选择并非没有后果。绕行不仅增加了至少3500英里的航程,还需要额外10至14天的时间,给供应链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选择这条航线的船只还将面临地球上最恶劣的海况,这里经常出现异常巨浪,有时甚至会使船只倾斜20度左右。在试图避开某些风险区域的同时,船东和租船人应充分意识到绕行非洲所带来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额外燃料和延误带来的财务负担增加、潜在的打捞费用以及在发生本可避免的事故时对环境的威胁。例如,从落水集装箱中释放出的塑料颗粒会对海洋生物构成威胁,并可能污染海滩环境。伯瑟姆强调:“这不仅仅是纸面上的数字,它还对现实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根据世界航运理事会的数据,2023年全球运输的2.5亿个集装箱中,有221个在海上落水丢失,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最低值;而2022年落水丢失的集装箱数量为661个。然而,考虑到红海地区的威胁以及绕行非洲所带来的挑战,未来这一数字可能会有所上升。

自2023年10月胡塞武装袭击与以色列有联系的商船以来,红海的威胁一直存在。尽管最近宣布了停火,但新的紧张局势仍可能导致运营商坚持选择绕过非洲的替代路线。因此,相关方面需要密切关注这一动态,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降低风险。(2025-3-2608:31)



6、突发!全国大罢工!交通运输中断,港口运营受阻!物流延误!货代巨头发布预警!  维运网

据外媒报道,比利时将于年3月31日举行全国性的罢工,影响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等。预计将在全国范围内经历重大中断。港口运营或将受影响,近期出货比利时的货主货代请注意物流延误影响。

日前,货代巨头德迅(Kuehne+Nagel)在其官网发布了预警:比利时将于3月31日举行全国大罢工。公路、机场和铁路服务因全国罢工而中断。汽车运输公司Grimaldi警告说,通往泽布吕赫和安特卫普港口的道路可能全天受阻,可能会阻止卡车和工作人员进入港口。这一障碍可能导致各种业务人员不足,包括进出卡车服务、码头业务和船舶业务。

比利时《晚报》进一步报道称,受为期一天的全国性罢工影响,布鲁塞尔机场和沙勒罗伊机场已取消了3月31日所有起飞的航班。

另据当地媒体报道,包括船员和引航员在内的比利时海事工人因削减养老金而罢工。安特卫普港等受到影响,有15艘船被困。包括铁路在内的全国罢工计划于2025年3月31日举行。比利时海事工人的罢工在安特卫普港口等造成了重大问题。罢工的不仅仅是引航员,还包括所有在船上人,比如水手船员、船长和护航人员。仅仅一个晚上的罢工,就有15艘船被困。7艘船等待离开安特卫普,8艘船等待进港。还有大量船只正在前往的途中,官员们提到,未来几天问题可能会变得更糟。比利时各地的工人都对政府想要在养老金和工作条件上做出的改变感到不满。2025年3月31日将有一场大罢工,许多工人将抗议政府的计划。(2025-3-2617:18)


7、涨!这条航线征收旺季附加费PSS  维运网

3月25日,赫伯罗特公告,从亚洲到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口的所有货物都将收取旺季附加费PSS。本PSS适用于2025年4月7日开始的所有航班,直至另行通知。具体通知和收费标准如下(2025-3-2617:18)


8、多航线调整!涉及马士基、达飞、长荣!  搜航网

       近期,多家船司相继发布航线调整公告。达飞(CMA)宣布开通全新SEAS3航线,该航线专为远东运往南美洲东海岸地区的货物而制定。挂靠港序:上海-蛇口-头顿(越南)-新加坡-桑托斯(巴西)-新加坡-上海。

4月16日,长荣海运(EMC)正式开启新航线VTS,由“EVERCORE0001-094S”轮完成首航。这将是华南地区直航西哈努克港、林查班港和巴淡岛的最快海运线路之一,从蛇口出发,仅需5天即可抵达西哈努克港。新航线将由两艘2000TEU集装箱船运营。挂靠港序:蛇口-南沙-西哈努克港(柬埔寨)-林查班港(泰国)-新加坡-巴淡岛(印度尼西亚)-巴生港(马来西亚)-蛇口。马士基(MSK)将把西非3(WAF3)航线扩展至地中海盆地,并将埃及塞得港纳入其港口轮换范围。同时,MSK还决定部署两艘新船,该航线目前由五艘4500TEU集装箱船运营。挂靠港序:丹吉尔(摩洛哥)-塞得港(埃及)-阿尔赫西拉斯(西班牙)-丹吉尔-阿比让(科特迪瓦)-丹吉尔。(2025-3-2617:46)


9、这家航运巨头遭重击!达飞发声!  海运网

特朗普政府针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制造船舶征收费用的政策,将对全球航运业产生深远影响,其中ZIM航运将遭受特别严重的打击。尽管全球三大集装箱班轮公司——马士基航运、达飞轮船和地中海航运——在美国航线上使用中国制造船只的数量最多,但据Alphaliner分析,这些公司具备灵活调动船只的能力,以应对可能的政策变化。此外,法国航运巨头达飞轮船已针对美国的这一政策举措发声批评,表达了此举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担忧。

根据Alphaliner的最新分析,2025年2月份,共有1002次集装箱船停靠了美国港口。特朗普政府宣布的这一政策,将对集装箱运输公司造成全面打击,尤其是ZIM以星航运,其受到的影响尤为显著。同时,全球三大集装箱班轮公司——马士基航运、达飞轮船和地中海航运——在美国航线上拥有数量最多的中国建造船舶,尽管它们可以灵活地调动船只以应对政策变化,但仍难以完全避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数据显示,在2月份停靠美国港口的488艘船舶中,有190艘是在中国建造的,占总数的19%。相比之下,韩国建造的船舶数量更多,占比达到54.5%。然而,中国制造的船舶在特定航运公司中的占比更高,如以色列的以星轮船,其在美国航线上的大多数船只均为中国建造。

特朗普政府提出的费用标准为每次停靠港口收取150万美元,这一高昂的费用无疑将增加航运公司的运营成本。在美国航线上拥有中国建造船舶最多的三家船运公司中,地中海航运是迄今为止这些航线上最大的船运公司,而马士基航运和达飞轮船也拥有大量中国制造的船只。

尽管这些公司拥有庞大的船队资源,可以灵活调动以确保与中国有关的船只不驶往美国,但以色列的以星轮船却没有同样的选择。其船队中大部分中国建造的船舶都是5,315-7,800TEU大小,且最近才从Seaspan或Navios等船东手中长期租用。由于以星轮船将其48%的船队运力部署在亚洲-北美航线上,因此重新部署的选择非常有限。相比之下,地中海航运(MSC)虽然也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建造船只”停靠美国港口,但其可以更轻松地将这些船只转到其他航线,并用其他国家建造的船只取而代之。在2月份,MSC共有91艘船只停靠美国港口,其中只有13艘来自中国造船厂。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这一政策,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特别是航运公司和航运协会,如波罗的海国际航运理事会和世界航运理事会——纷纷向美国贸易代表(USTR)提交了严厉的批评意见。他们指出,这一政策将对全球航运业造成重大打击,增加运营成本,并最终转嫁给消费者。

CMACGM发声,对特朗普提议的中国建造船只收费提出广泛批评。法国集装箱航运巨头达飞海运集团(CMACGM)与世界航运理事会(WSC)周一联合发声,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对中国建造或从中国订购的商船在美国港口停靠征收高额费用的提议表达了强烈批评。

达飞轮船和世界航运理事会(WSC)于周一就该提案提交了正式意见,该提案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于2月底公布。世界航运理事会(WSC)代表明确表示,坚决反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出的港口收费计划。同时,美国船舶服务委员会也指出,这项似乎旨在保护并增加美国造船业的收入的提议将对美国消费者和出口商造成极大损害。达飞海运,作为全球运力排名第三的集装箱航运公司,与世界安全委员会一样,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提议表示了深深的担忧。在提交意见的最后一天,各行业共提交了500多条反馈意见。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建造的船舶停靠美国港口所产生的额外费用可能会异常高昂,达到“天文数字”。据该组织计算,如果一艘集装箱船在中国建造但由非中国运营商运营,其停靠美国六个港口的平均每个集装箱成本可能高达4,530美元;若该船也由中国运营商运营,费用将进一步增加至每集装箱6,341美元。WSC警告称,这些额外费用最终将由普通美国消费者承担。

达飞海运的咨询文件进一步指出:“除了新冠疫情和红海胡塞武装危机期间的短暂异常时期外,集装箱运输长期以来一直是低利润行业。因此,任何新的或额外的成本最终都会被转嫁给客户。”这一观点进一步强调了特朗普提议可能对全球航运业及美国消费者带来的深远影响。(2025-3-2708:31)



1.美国发生1起家禽H7N9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3月17日,美国通报密西西比州发生1起家禽H7N9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4.8万只家禽被扑杀。

2.美国发生10起哺乳动物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3月17日,美国通报密苏里州等5地发生10起哺乳动物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多头奶牛和1头港海豹、1只家鼠感染。


1.挪威发生3起3型蓝舌病疫情

3月19日,挪威通报阿格德尔郡发生3起3型蓝舌病疫情,4头牛感染。

版权所有: 昊宇(天津)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400-631-8866 京ICP备 14002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