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第2周国际新闻周报
2025-04-16

1、MSC取消多个跨太航线航次,马士基、赫伯罗特、以星、美森股价大跌……    来源:中国航务周刊

德路里强调,新一轮美国关税调整,正成为影响全球航运业市场结构的关键变量。美国最新一轮加征“对等关税”,深度影响航运市场,船公司正通过运力调整等手段,寻求应对之策。全球运力排名第一的集装箱航运企业地中海航运(MSC),日前宣布了一项新的跨太航线调整计划。

根据MSC的公告,将取消以下航次:

• 第14周:CHINOOK航线UK514A航次;

• 第17周:PEARL航线GQ517N航次、ORIENT航线GO517N航次、AMERICA航线GU517W航次、LONE STAR航线GN517E航次;

• 第18周:EMPIRE航线GE518E航次。

此外,根据行业咨询机构德路里的最新数据统计,4月7日至5月11日期间,全球主要东西向航线——包括跨太平洋、跨大西洋及亚洲-北欧和地中海航线,已公布取消57个航次,占718个计划航次的8%。在取消的航次中,约53%在跨太平洋东向航线,23%在亚洲-北欧和地中海航线,24%在跨大西洋西向航线。

运价方面,德路里全球集装箱运价指数(WCI)在连续12周下跌后,于4月3日当周首次出现回升,环比上涨2%,达到2208美元/FEU。其中,跨太航线涨幅显著,达到8%。

运价波动的背后,是各大航运联盟在运力配置上的不同策略。

德路里分析称,运价回升主要受综合费率上涨附加费(GRI)及MSC主动停航所推动。不过,各大航运联盟在运力管理策略上的分化依旧明显:未来5周内,全球计划取消的57个航次中,30个来自MSC与海洋联盟,而新成立的“双子星联盟”,还未宣布任何取消航次的安排。

尽管市场略有企稳迹象,但德路里仍提醒货主,警惕潜在的需求疲软与政策不确定性。德路里强调,美国新一轮关税调整,正成为影响全球航运市场结构的关键变量。

德路里供应链咨询负责人Philip Damas认为,这一关税调整预计将深刻改变全球集装箱航运业生态,迫使市场参与方重新评估供应链布局、市场策略与服务路径。此外,高额且不均衡的关税壁垒,预计将收缩全球贸易总量,改变货量分布格局,形成新的市场秩序。

与此同时,关税政策也冲击了全球金融市场。

据外媒报道,美国股市在4月3日和4月4日共计蒸发了5万亿美元市值,创下自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的最严重暴跌。多家船公司股价大幅回调,其中马士基下跌超21%,以星航运下跌超17%,赫伯罗特下跌16%,美森轮船下跌11%。

在资本市场波动背后,运价和订单也面临着现实挑战。

由于关税水平极高,部分利润率本就不高的消费品进口商,难以通过涨价转嫁成本,加之关税生效通知期极短,不少美国进口商选择暂停甚至取消订单,重现疫情初期“订单断崖”式波动。这可能导致船公司面临运费和订舱量双重下滑。

业内还有声音认为,由于高额关税,美国进口商将减少对集装箱商品的需求,其贸易伙伴国经济也将受到波及,油轮和干散货市场的需求也可能出现疲软。

知名货运代理公司Flexport首席执行官Ryan Petersen表示:“毫无疑问,中国是此次贸易政策调整的核心目标。”

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显示,按货物重量计算,2023年,来自中国的货物占美国集装箱进口总量的30%。美国调查公司Descartes的数据则显示,按TEU计算,这一比例高达39%。

密歇根州立大学货运经济学家Jason Miller分析认为:“这将对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需求造成冲击,尤其是在即期运价已下跌的背景下,对船公司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Jason Miller进一步表示,这场冲击或将真正推动全球贸易格局的重构。“世界其他地区未来将更多地在彼此之间进行贸易,而不是高度依赖与美国的贸易关系。”(2025-4-7 17:47)


2、对等关税前的春天?美线运价小幅上涨! 来源:搜航网

自全球运价摆脱下跌泥潭开始回暖之后,近期全球运价呈稳步增长态势。据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3日,SCFI指数为1392.78点,较上期上涨2.8%。欧线方面依旧表现较为疲软,上海至欧洲运价为1336美元/TEU,较上期上涨1.37%;上海至地中海运价为2028美元/TEU,较上期下跌2.31%。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正式实行“对等关税”行动,这些关税措施将扰乱全球贸易,加剧贸易冲突的风险,未来北美航线运输市场将面临不利影响。

截至4月3日,美线整体稳步增长,上海至美西和美东运价分别为2313美元/FEU和3306美元/FEU,分别较上期上涨6.25%和3.51%。

波斯湾线在斋月后向好,运输需求回暖,市场运价继续上涨。上海至波斯湾运价为1290美元/TEU,较上期上涨8.59%。

澳新线方面,由于当地对各类物资的需求保持增长态势,供需基本面改善,因此即期订舱价格继续走高。上海至澳新运价为839美元/TEU,较上期上涨1.33%。

南美线供求平衡情况不理想,市场运价下跌。上海至南美运价为1436美元/TEU,较上期下跌13.96%。

中国至日本运价指数为975.84点,日本线运输市场总体平稳,市场运价小幅上涨。(2025-4-7 19:36)


3、关税冲击!洛杉矶港:吞吐量下降10%! 来源:搜航网

据美媒freightwaves消息,由于美国对等关税导致数月的提前装载和进口价格上涨,预计今年下半年洛杉矶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将下降10%。

此前,洛杉矶港曾发布公告称,今年年初至2月的货运量始终保持强劲。

2025年前2月,洛杉矶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72.6万TEU,同比增长5.4%,这是美国最大港口异常繁忙的开局。

港口执行董事Gene Seroka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和欧盟等国的关税战可能会对洛杉矶港产生影响。

Seroka强调:“许多零售商和制造商比平时更早地通过洛杉矶进口产品,以对冲关税。”

“我认为,今年下半年,即从7月1日到年底,我们将开始看到货运量有所下降。”Seroka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洛杉矶港的货运量至少会下降10%。”(2025-4-8 16:41)


4、频繁涨价!达飞又收PSS!涉及欧美、亚非航线! 来源:搜航网

近期,关税之争、地缘政治等因素持续影响着全球运价的走势,多家船司采取运价调涨的方式来应对市场的波动。

近日,达飞海运(CMA CGM)公布了新的运价调整计划,涉及欧美、亚非多条航线。

(2025-4-9 17:28)


5、最新!美国正考虑放宽对中国船舶收费计划  来源:海运网

据路透社4月9日消息,援引六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放宽此前针对中国建造或运营船舶访问美国港口所提出的高额港口费用提案。此举是在航运、农业、能源等多个行业广泛反对下作出的,旨在缓解该计划可能带来的严重经济影响。目前,美国政府正在审议推迟实施时间、调整费用结构等多个替代方案,以降低中资或中造船舶靠港成本。

拟议调整方向:差异化收费

美国政府正考虑多种调整路径,包括:按船公司中国船比例计费,若船队中中国制造船舶占少数,靠港费用将显著低于依赖中国船的公司;按卸载吨位计费,取代统一收费,使小型船舶及利基市场运营商费用更低;延迟实施时间,给予市场和企业更多准备时间。知情人士称,USTR起草费用提案时主要考虑大型集装箱船及零售货物运输,未充分考虑大宗商品运输和小型船队影响。

特朗普政府推动“对等”收费背景

2024年4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宣布启动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产业的“301条款”调查,并于2025年2月21日发布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对中国相关产业采取限制性措施,包括高额港口费用。3月24日和26日,USTR已就该议题举行两场听证会。

初步提案拟对三类与中国相关的船舶或运营商征收高额靠港费用:中国海运企业每次最高征收100万美元,多港口挂靠按次数叠加;运营中国建造船舶的公司每次收取150万美元,并根据船队中中国造船比例额外征收;订造中国新船的企业若未来24个月交付的新船中有较高比例来自中国船厂,也将按比例征收。研究机构德路里曾警告,该政策若落实,影响将遍及全球前九大班轮公司及所有航运联盟。

行业反对声潮

尽管特朗普政府宣称,拟议费用将遏制中国在海运和造船领域的影响力,促进美国本土造船业发展,但该提案迅速引发美国国内多个行业的强烈反弹。农业、能源、制造、航运等领域的代表在三月的公开听证会上普遍表示,现有全球航运船队中大量船舶与中国有关联,短期内难以替代。若政策执行,将使从大豆到煤炭等大宗商品的出口“难以为继”,对美国本土企业同样构成“严重打击”。Jefferies分析师Omar Nokta在4月2日的分析报告中指出,集装箱运输和汽车运输将是最受打击的板块,但所有航运细分市场都可能受到波及。

未来展望

当前阶段,白宫及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尚未针对路透社的相关报道发布任何官方评论。值得注意的是,USTR的代表Greer于本周二(即4月8日)在参议院财政委员会的听证会上透露,原计划的靠港费用不会全部实施,也可能不会累加计算。这表明,面对来自航运业的强烈反对以及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美国决策层正在重新审视并评估该提案的可行性。尽管该提案的最终形式尚未确定,但它已在全球航运领域内激起了广泛关注与热议。业内普遍忧虑,一旦该政策付诸实施,不仅将对中国企业造成冲击,更可能对全球航运网络造成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国际航运界、港口运营商、货物托运方以及美国本土的进出口商均保持高度警觉,密切关注着接下来数周内的政策走向与动态变化。(2025-4-10 08:31)


6、反制!欧盟对美征收25%关税  来源:搜航网

据新华社消息,4月9日,欧盟将对一系列美国产品征收税率高达25%的关税。

欧盟委员会当天发表公报说,本轮反制旨在回应美方钢铝关税措施。此前,美国曾对所有进口钢铝征收25%的关税。

欧盟指出,近期美国政府加征关税措施缺乏正当依据,不仅损害欧美双方经济利益,也给全球经济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此次对美征收关税商品范围广泛,包括钻石、鸡蛋、牙线、香肠和禽肉等,将于4月15日生效。(2025-4-10 19:25)


7、马士基:美国、中国及欧盟关税调整更新  来源:海运网

刚刚,马士基发布通知称,根据美国政府最新公布的贸易政策动态,向客户更新可能直接影响供应链的关税调整。马士基称相关变更已于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4月9日凌晨00:01生效,涉及中国对美出口商品。作为回应,中国政府宣布自北京时间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此外,欧盟委员会于2025年4月9日宣布,在欧盟成员国批准后将启动对美贸易反制措施,这将影响美国对欧盟出口。

马士基通知

尊敬的客户,

根据美国政府最新公布的贸易政策动态,我们在此向您更新可能直接影响供应链的关税调整。相关变更已于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4月9日凌晨00:01生效,涉及中国对美出口商品。

作为回应,中国政府宣布自北京时间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此外,欧盟委员会于2025年4月9日宣布,在欧盟成员国批准后将启动对美贸易反制措施,这将影响美国对欧盟出口。

(1)美国对华关税调整

基于“301条款”,美国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商品普遍加征50%新关税。此次调整叠加现行多重关税,包括:

原34%对等关税(对应中国对美商品关税)

基于《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的20%高风险技术及关键设备国家安全关税

现行301条款关税:科技领域违规商品25%,普通消费品7.5%

因此,当前诸多商品可能面临多重关税叠加,这不仅会推高货物到岸成本,也将让海关通关流程更为复杂。

(2)中国对美关税调整

中国海关总署4月9日发布公告称,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相关公告,自北京时间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实施以下调整:

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

其他事项按照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文件执行。

(3)欧盟对美关税调整

2025年4月9日,欧盟成员国表决通过欧盟委员会对美贸易反制提案。该措施是针对美国3月对欧盟钢铝产品加征关税所采取的反制措施。该措施将采取两阶段方案:

首先,欧盟委员会将终止对2018年及2020年对美反制措施的暂停执行令,该暂停令于2025年4月1日正式失效。此前暂停的反制措施针对一系列美国输欧产品。

其次,为应对美国对欧盟逾180亿欧元出口商品加征的新关税,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一套针对美国出口的新反制方案。待委员会完成内部审议程序并颁布实施法案后,相关反制措施将正式生效(具体实施细则待欧盟委员会进一步公布)。除非另有说明,新关税将于2025年4月15日起开始征收,经欧盟成员国及利益相关方协商后,预计四月中旬全面实施。(2025-4-11 08:31)


8、CMA、MSK宣布航线调整! 来源:搜航网

关税之战愈演愈烈,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委内瑞拉施加更大的压力,马士基航运(MSK)和达飞海运(CMA CGM)决定将停止连接美国和委内瑞拉的Ceiba快运航线。

据Alphaliner报道,该航线使用2艘CMA船只和1艘MSK船只,周转时间为3周,但由于特朗普新政,将于4月底停止运营。

该航线挂靠港序:

埃弗格雷斯港(美国)- 金斯敦(牙买加)- 拉瓜伊拉(委内瑞拉)- 卡韦略港(委内瑞拉)- 卡塔赫纳(哥伦比亚)- 科尔特斯(洪都拉斯)- 圣托马斯德卡斯蒂利亚(危地马拉)- 埃弗格雷斯港(美国)。

从第17周(4月21日~27日)起,CMA将开通名为“委内瑞拉快线”(Veneziola Shuttle)的新航线。

该航线挂靠港序:

卡塔赫纳(哥伦比亚)- 金斯敦(牙买加)- 拉瓜伊拉(委内瑞拉)- 卡贝略港(委内瑞拉)- 卡塔赫纳(哥伦比亚)。

这条每周一班的航线将使用CMA的“CMA CGM Pemba”轮和“CMA CGM Fort St Louis”轮,每两周一班。

CMA表示,委内瑞拉快线可以将来自南佛罗里达的货物与CAGEMA 2航线连接起来,并通过Yuka航线整合来自中美洲的交通。

同时,MSK也将利用委内瑞拉快线,从巴拿马曼萨尼约枢纽为委内瑞拉提供服务。

该航线挂靠港序:

曼萨尼约(墨西哥)- 卡塔赫纳(哥伦比亚)- 拉瓜伊拉(委内瑞拉)- 卡韦略港(委内瑞拉)- 曼萨尼约(墨西哥)- 阿尔米兰特(巴拿马)- 曼萨尼约(墨西哥)。(2025-4-11 17:50)


9、海关统计:一季度中美贸易规模1.11万亿元,增长4%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4月14日上午,国新办就2025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据海关统计,一季度,在美国政府滥施关税的干扰和冲击下,中美双边贸易仍保持增长,进出口规模1.11万亿元,增长了4%。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美国以各种借口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这不可避免地对全球包括中美在内的贸易造成负面影响。美方所谓“对等关税”,颠覆现有国际经济秩序,将美国利益凌驾于国际社会功利之上是典型的关税霸凌行为,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

“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王令浚指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是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美国政府所作所为已经引起全球普遍反对。中方已经坚决采取反制措施,并将与各方一道继续共同反对美国关税霸凌霸道行为,共同捍卫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我们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按照相互尊重的原则,通过平等对话解决贸易分歧。(2025-4-11 17:50)


动物疫情

1. 美国发生8起家禽、7起野禽和6起哺乳动物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3月31日,美国通报宾夕法尼亚州等8地发生8起家禽、7起野禽和6起哺乳动物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448只家禽感染死亡,196万只被扑杀,111只散养家禽感染死亡,103只被扑杀,多头奶牛和3只家鼠感染。

2. 挪威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3月31日,挪威通报韦斯特兰郡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2只野禽感染死亡。

13. 挪威发生1起3型蓝舌疫情

4月3日,挪威通报阿格德尔郡发生1起3型蓝舌病疫情,1头牛感染死亡。

14. 英国发生2起3型蓝舌病疫情

4月4日,英国通报英格兰发生2起3型蓝舌病疫情,7头牛感染。



版权所有: 昊宇(天津)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400-631-8866 京ICP备 14002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