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价突然跳涨2000美元,已生效 来源:海运网
中美互降关税引发抢出货潮,航运运价大涨。上海航交所SCFI指数连续四周上涨,重回高位。集装箱运输市场船公司纷纷宣涨6月运价,赫伯罗特上调远东到南美西GRI 2000美元。
近期,中美互降关税引发抢出货热潮,推动航运市场运价大幅飙升。进出口商趁关税战休窗口期重启出货,美线运价大涨,还带动欧洲、中东、中南美洲等航线运价上扬。
上海航交所最新一期运价指数SCFI大涨486.59点至2072.71点,涨幅达30.68%。该指数连续四周上涨,重新站上2000点,收复特朗普上任以来的关税缺口,重回今年1月中旬水准。其中,美西、美东航线运价涨幅分别达57.9%、45.8%;欧地航线运价也分别上涨20.50%、31.49%。
集装箱运输市场船公司纷纷宣涨6月运价。赫伯罗特、马士基、CMA等船公司调整费率,上调征收GRI、旺季附加费PSS等,涉及南美、非洲、地中海等航线。赫伯罗特再次上调从亚洲运往中南美GRI,突然跳涨2000美金。
近日赫伯罗特发布公告,自2025年6月1日起,从远东至南美西、墨西哥、中美洲及加勒比海航线GRI生效(波多黎各和美属维尔京群岛6月26日生效),此次调整普遍上调约2000美元。
(2025-6-2 08:31)
2、6月运价全航线上调!但船公司高层预警:市场前景堪忧 来源:海运网
今年4月下旬,业内基于集装箱船公司3月营收与4月运价走势,预估4月起部分集装箱船公司将出现亏损。然而,5月11日中美就关税问题设定90天宽限期,由此带动了一波出货潮。
全球排名前五的欧洲集装箱船公司高层表示,6月主要集装箱定期航线运价几乎全线大幅上调,但这很可能是短期现象,当下市场前景难以预估,总体来看,今年船公司业绩将呈现衰退态势。
受中美关税宽限期影响,市场运价快速拉升。5月30日,最新一期上海航运交易所公布的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大涨30.68%,各主要航线运价均有显著提升。其中,欧洲线上涨20.50%,地中海线上涨31.49%,美西上涨57.92%,美东上涨45.73%,南美线(桑托斯)上涨44.62%,西非上涨7.52%,东非上涨16.64%,南非上涨12.61%。此次公布的运价主要反映6月第一周情况。
今年第23周为6月2日至6月8日,中美关税宽限期将于8月11日结束,且以货物到港清关日期计算。集装箱船公司估算,美西航线货载若想享受宽限期内的关税优惠,最后启运日期应在第30周(7月22日至28日)。若宽限期内中美未就关税问题达成新协议,中美运输恐将再次陷入低谷。
路透社上周五针对全球企业披露的信息分析显示,特朗普的贸易战至今已造成超340亿美元的销售损失与成本上升,众多企业纷纷调降财务预测。学者估计,实际损失可能远超披露金额,还可能引发消费者支出减少与通胀预期上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4月22日将今年全球贸易增长率预估数字大幅下调1.5个百分点至1.7%,仅为2024年预期增长的一半。
该欧籍船公司高层指出,欧洲四大集装箱船公司业务全球化程度较高,亚洲-欧洲与亚洲-美国航线在其业务中的比重远低于亚洲籍船公司,因此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小于亚洲籍船公司。
Alphaliner 2023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最大集装箱船公司地中海航运(MSC)在亚洲-北美与亚洲-欧洲两大东西向航线上仅部署了 32%的运力,而日本海洋网联(ONE)、长荣海运、HMM与阳明海运在欧美等东西向航线部署的运力比例约为65%至70%。(2025-6-3 08:31)
3、马上到期,特朗普急了!威胁恢复征收关税 来源:海运网
马上到“最后期限”,特朗普“急了”!据路透社6月2日报道,特朗普政府要求各国在周三(6月4日)之前提交最终的贸易协议提议,否则将恢复征收高额关税。
据路透社6月2日报道,特朗普政府正寻求在五周后的设定期限前加快与多个贸易伙伴的谈判进程,为此要求各国在6月4日(周三)前就贸易谈判提交最优惠方案,以加快谈判进程,避免已暂停的关税重新生效。此次贸易谈判于4月9日启动,特朗普宣布将原计划征收的“解放日”关税暂缓90天实施,期限至7月8日。
尽管白宫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等官员多次承诺几项贸易协议即将完成,但截至目前,美国仅与主要贸易伙伴英国达成了一项有限的协议,而该协议更像是当前谈判的框架,而非最终协议。
路透社记者看到的一份致谈判伙伴的信函草稿显示,美国要求各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列出能够提供的最优惠建议,包括购买美国工业和农业产品的关税和配额提议,以及补救任何非关税壁垒的计划。此外,信函还要求各国提供在数字贸易和经济安全方面的承诺。美国表示将在几天内评估各国的回应,并提供“可能的着陆区”,其中可能包括互惠关税税率。
目前尚不清楚哪些国家将收到这封信函,但该信函是针对那些正在积极谈判的国家,这些谈判包括举行会议和交换文件。华盛顿已经与欧盟、日本、越南和印度等国进行了此类谈判。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一位官员表示,贸易谈判仍在进行中。“与许多主要贸易伙伴的富有成效的谈判仍在快速推进。评估进展后续步骤符合各方利益。”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使投资者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市场波动。5月份,美国股市创下自2023年11月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但在此之前,全球股指在2月、3月和4月初因特朗普的一系列关税声明而大幅下跌。特朗普上周五在匹兹堡的一次活动上突然宣布将钢铁和铝进口关税提高一倍达50%后,周一下午股市几乎没有变化。
与此同时,特朗普实施最全面关税措施的合法性也受到质疑。上周三,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根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关税的行为超越了其权限,其中包括“解放日”关税以及此前因所谓芬太尼针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不到24小时后,上诉法院暂停了该裁决,预计关税在审理期间仍有效。
致贸易伙伴的信函草稿还警告称,不要相信如果法院裁定特朗普不得使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关税就会被搁置。信函称,无论美国贸易法院目前如何就总统的互惠关税行动进行诉讼,总统都打算在必要时根据其他强有力的法律依据继续执行这一关税计划。
特朗普实施的为期90天的全面“互惠”关税暂停令将于7月8日到期。在此期间,贸易局势再生波澜,在特朗普将钢铁和铝的关税提高一倍后,周一美国与两个主要贸易伙伴的紧张关系加剧。
针对特朗普周五声称“中国完全违反与美国达成的协议”,中国商务部作出回应,明确表示:“如果美方一意孤行,继续损害中方利益,中方将继续采取坚决有力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此次贸易紧张局势升级,正值中美关系缓和之时。本月初,两国各自降低了对对方的高额关税,但在贸易以及其他诸多紧张局势的背景下,这种缓和显得更为脆弱。
与此同时,随着特朗普对欧盟进口产品征收50%关税的最后期限(7月初)日益临近,美国与欧盟的贸易谈判也重新成为焦点。欧盟周一表示,对特朗普提高钢铁和铝进口关税的做法“强烈”遗憾,称此举破坏了原本计划中的贸易谈判。(2025-6-4 08:31)
4、货代巨头预警:欧洲大港码头罢工,拥堵、中断情况极为严重 来源:海运网
货代巨头德迅6日发布预警通知,鹿特丹APM Maasvlakte II 码头因集体劳动协议谈判出现重大分歧而停工,导致交通拥堵状况进一步恶化。
当地时间6月4日晚间,APM Terminals Maasvlakte II 的工人发起无限期停工行动。据可靠消息人士称,当前集体劳动协议谈判虽在全面推进,但协议内容与工会诉求之间仍存在巨大差距,进而引发此次停工事件。
此次停工将不可避免地对船舶和集装箱的运输造成进一步延误。目前,APM 码头及邻近码头的拥堵与中断情况已极为严峻,且在航运旺季结束前,并无缓解迹象。
此类罢工事件极有可能延长鹿特丹等港口以及北欧其他港口的复苏周期。为最大程度降低对该地区航运业的影响,各方需尽快协商解决问题。(2025-6-6 08:32)
5、美国贸易数据暴跌!洛杉矶港货运量创新低! 来源:维运网
美国关税政策造成的冲击已经开始显现。
当地时间6月5日,美国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4月美国进口额环比下降16.3%,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降至616亿美元。4月美国进口额为3510亿美元,较3月数据下降16.3%,环比降幅创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4月美国出口额为2894亿美元,较3月数据增加3%。4月美国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为616亿美元,较3月数据大幅下降55.5%,环比降幅创有记录以来最高值。其中,商品贸易逆差减少752亿美元至874亿美元;服务贸易顺差增加15亿美元至258亿美元。
当月,美国对中国、欧盟、越南、墨西哥的商品贸易逆差分别为197亿美元、179亿美元、145亿美元、135亿美元。
分析认为,特朗普政府4月开始实施加征关税政策是导致进口额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从而使贸易逆差下降。有专家指出,贸易逆差下降看似是“好消息”,但国际贸易实则对美国经济有“很大益处”,进口额的大幅减少将可能导致物流、制造业、零售业等领域工作机会的减少,给美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就在当地时间6月3日,美国洛杉矶港执行董事吉恩·塞罗卡表示,该港货运量近期创下近年来的新低。
洛杉矶港是美国第一大集装箱港,过去一周,日均到港船舶仅5艘、较往年同期减半,码头工人作业订单两周内骤降50%。
吉恩·塞罗卡表示,目前美国与各国的关税谈判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很多企业还处于观望状态、不敢下新订单。而港口货运量的下降也可以被当成经济前景的一个先行指标。(2025-5-21 23:29)
6、注意!赫伯罗特:欧港拥堵缓解!鹿特丹除外! 来源:搜航网
据shippingwatch消息,近日,赫伯罗特(HPL)首席执行官Rolf Habben Jansen表示,欧洲主要港口的拥堵正在缓解,但鹿特丹仍有问题。
Rolf指出,荷兰鹿特丹的情况似乎更加困难,劳资纠纷等问题导致延误持续。
Rolf预计鹿特丹的延误不会在未来六周内完全解决。
他对媒体说:“在大多数码头,工会和港口运营商之间已经签订了集体劳资协议,这也应该有所帮助。”
目前,据搜航网船期查询显示,以深圳蛇口至鹿特丹为例,中转船期为36天或48天。考虑到港口拥堵情况,建议货主、货代做好运输计划,避免延误。
放眼欧洲和地中海,其主要港口都受到红海危机和美国不可预测的关税政策的影响。
由于红海危机,绝大部分集装箱船都绕航非洲,而不是通过苏伊士运河,越来越多的船只选择停挂靠摩洛哥主要港口丹吉尔港。
与此同时,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乱挥“关税大棒”,使全球供应链深陷危机。特别是目前美国关税政策出现 “拉抽屉”现象,加剧了集运市场的不确定性。
在此背景下,赫伯罗特等众多船司纷纷涨价,据搜航网运价查询显示,ONE深圳盐田至鹿特丹运价为1465美元/TEU和2410美元/FEU。
尽管这些事件扰乱了供应链,特别是新联盟的运力部署,但据Sea-Intelligence最新数据显示,“双子星”船队在今年4月份的准班率高达90.7%,再次实现了准班率超过90%的目标。
据了解,“双子星”合作背后的主要逻辑是,通过减少东西航线上大型船舶的挂靠港次数。
Rolf表示,港口等待时间每周都在下降,这清楚地表明网络连接正在正常工作,并且也越来越好地与支线船协调一致。(2025-6-6 17:17)
7、前5月中非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 来源:新华社
海关总署6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对非洲国家进出口9632.1亿元,同比增长12.4%,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4%。其中,出口5995.7亿元,增长20.2%;进口3636.4亿元,增长1.6%。(2025-6-9 11:08)
动物疫情
1. 美国发生2起家禽、1起野禽和24起奶牛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5月30日,美国通报南达科他州等8地发生2起家禽、1起野禽和24起奶牛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2.4万只家禽感染,6961只死亡,22.6万只被扑杀,多只散养家禽和多头奶牛感染。
2. 美国发生4起家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5月30日,美国通报宾夕法尼亚州等3地发生4起家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978只家禽感染死亡,6.4万只被扑杀。
3. 南非发生6起SAT2型口蹄疫疫情
5月30日,南非通报夸祖鲁纳塔尔省发生6起SAT2型口蹄疫疫情,114头牛感染。
4. 挪威发生1起3型蓝舌病疫情
5月26日,挪威通报阿格德尔郡发生1起3型蓝舌病疫情,1头牛感染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