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大航线继续全面起涨!南美飙涨近42%!分析师:已触顶开始回落 来源:海运网
最新一期上海集装箱出口运价指数(SCFI)实现五连涨,上涨167.64点至2240.35点,周涨幅8.1%,四大主要航线运价均上涨,远东到美东运价涨幅达11.14%表现最佳,非东西主要航线的南美线飙涨近42%。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6月1日船公司调涨的运价快速回档,业内分析认为,随着美线运力的投入和恢复,运价已触顶回落。
因SCFI属预报制度,与实际运价有落差。南美线(桑托斯)运价单周大涨1162美元/TEU,飙涨41.54%,业界估计与船东调船至美线有关,实现连续两周涨幅均逾四成。当前市场,航商只要有船就投入北美线,且立即满载,只要有柜、有舱就是赢家,市场需求变化大,运价随之走扬,需求旺到何时成为推升这波运价走势能强多久的重要关键。
美线运价方面,6月1日调升至每40尺柜6000-6100美元的美西运价,因加班与增班船多,6月3日降至5500美元,本周美西南航线将降至5100美元,美西北在5500-6000美元之间;美东在6500-7000美元之间,降幅较小,货代公司预计6月15日船公司的涨价计划将落空。而欧线每大箱维持在2400-2500美元。
船公司原规划6月15日美线运价再涨1500-2000美元,美西南与西北航线涨到7500-8000美元,美东涨到8000美元,双子星联盟甚至报备一次加高4000美元至10000美元。但大型货代公司分析,因同业调船迅速且新增多条航线,导致运价快速回跌,6月15日涨价计划将落空。
集运业趁关税暂缓期抢出货带动目前美线涨势,但进入6月涨势放缓甚至触顶回落引发关注。SCFI虽五连涨,但船公司喊涨美西后很快回档约500美元,本周美线运价持续下调约100-400美元,报价约5100-5400美元。外媒分析师称,6月下旬美西报价更接近5000-5500美元,显示市场需求降温,运价可能已触顶回落。高运价吸引新开航线、加班船、新船东投入,新增运力主要跑美西航线,美东运力增幅相对缓和。德路里预估,下半年需求减弱,将拖累运价下滑。
(2025-6-9 08:31)
2、突发!数十个集装箱被炸落水!满载中国货物的集装箱船发生爆炸起火 来源:海运网
据印度国防部消息,6月9日上午10点30分左右,万海航运旗下运力为4252TEU的集装箱船“Wan Hai 503”轮,在印度喀拉拉邦海岸西北约130海里处发生严重集装箱爆炸起火事故,目前该轮仍在燃烧并处于海上漂流状态。
现场图像清晰呈现,货舱内不断涌出浓浓的深灰色烟雾,最上层还散落着几个受损的冷藏集装箱,种种迹象表明,这场火灾极有可能是由爆炸引发的,当地媒体也对此进行了广泛报道。据相关报道,事故发生时,船上共有650个集装箱,其中20至50个集装箱不幸落水。
该轮服务于万海的中国至印度的CIX航线,事发时正在执行W219航次任务,涉及HAPAG-LLOYD、EVERGREEN、WAN HAI等船公司共舱,船上满载由高雄、香港、蛇口及新加坡中转的货物,目的港为巴生港、科伦坡和那瓦希瓦。
印度海岸警卫队称,“Wan Hai 503”轮当时满载集装箱货物,船上有22名船员。事故导致5名船员受伤,另有4人(2名台湾船员、1名印尼船员和1名缅甸船员)下落不明。目前,该轮仍在燃烧并处于海上漂流状态,印度海岸警卫队已开始灭火,以控制局势。新芒格洛尔附近的“ICGS Raidoot”号、科钦附近的“ICGS Arnvesh”号和阿加蒂附近的“ICGSSachet”号也已改道援助。
马来西亚海事与港务局表示,部分获救海员受伤。同时补充道,印度海岸警卫队和海军正在为船员提供援助,并全力搜寻失踪人员。隶属于万海“Far East-Madras Service 2”的“万海503”轮于6月7日从科伦坡出发,原计划于6月10日抵达孟买。
万海在提交给台方的文件中表示,公司正积极与相关政府机构和保险公司合作,全力营救海员并协助船运商处理后续事宜。
孟买海事行动中心率先向科钦的海事部门报告了这起甲板下爆炸事件。据推测,该甲板上当时正在运输危险货物。据印度媒体报道,“万海503”轮载有四种危险品,分别为易燃液体(第3类)、易燃固体(第4.1类)、易自燃物质(第4.2类)以及有毒物质(第6类)。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两周内印度水域发生的第二起海难事故。5月25日,地中海航运公司旗下载箱量为1730TEU的“MSC Elsa 3”号轮,在从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Vizhinjam(维里亚姆港)驶往科钦的途中,于喀拉拉邦附近海域因压载水系统出现故障,导致船舶严重侧倾后沉没。(2025-6-10 08:31)
3、5月对美出口下降34.5% 来源:海运网
6月9日,海关总署发布了5月份的进出口数据。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5月份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金额为288.1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4.5%。这一降幅不仅创下了自2020年2月以来的最大值,而且相较于4月份21%的降幅,进一步有所扩大。
海关总署9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7.9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延续增长态势。其中,出口10.67万亿元,增长7.2%;进口7.27万亿元,下降3.8%。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81万亿元,增长2.7%;当月出口2.28万亿元,增长6.3%。
从出口目的地来看,5月我国对东盟、欧盟、非洲、中亚五国的出口分别增长16.9%、13.7%、35.3%、8.8%,显示出我国出口呈现国别转移,出口目的地更多转向非美国地区。而按美元计价,5月中国对美国出口288.19亿美元商品,同比下降34.5%,降幅大于4月的21%,创2020年2月以来最大降幅;5月自美国进口108.07亿美元商品,同比下降18.1%,降幅也大于4月的13.8%。5月对美国贸易顺差为180.11亿美元,同比减少41.5%。
受对美出口大幅下降拖累,5月中国出口增长不及预期。以美元计价,5月总出口同比增长4.8%,低于市场预期的5%和4月的8.1%;进口同比下降3.4%,远低于预期的0.9%降幅。今年以来,进口额一直在下降,主要原因是国内需求低迷。不过,5月中国对东南亚地区出口较上年增长近15%,对欧盟国家和非洲地区出口分别增长12%和33%以上,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对美出口下降的影响。
中美经贸关系方面,5月12日,中美在日内瓦达成临时协议,互降关税,但并未解决造成双边关系紧张的更广泛问题,包括芬太尼关税以及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限制。上周四晚,两国最高领导人进行通话,这是自特朗普1月20日就职以来双方首次直接互动。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此次主要讨论贸易问题的会谈取得了“非常积极的结论”,为6月9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奠定了基础。
此次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代表团队举行,美方由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和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率领,重启贸易谈判。双方本次谈判的焦点将聚焦于出口管制方面,尤其是中国的稀土和美国的出口管制。目前,中国出口美国还面临额外的20%芬太尼关税和10%对等关税,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平均关税为51.1%。
尽管面临关税因素扰动,我国外贸仍然表现出较强的韧性。进入5月份,我国进出口延续增长态势,特别是中美经贸高层会谈之后,增速明显加快,5月当月在同比少2个工作日的情况下,实现平稳增长。6月“抢出口”效应或将进一步发酵,本月出口有可能继续保持同比正增长。但考虑到中美经贸对话磋商还会经历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接下来的外贸走势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2025-6-10 08:31)
4、大拥堵!欧洲!南美!巴西是重灾区! 来源:搜航网
近日,由于航线调整、运力增长等综合作用,欧洲和拉丁美洲码头的拥堵变得尤为严重。
此前,赫伯罗特(HPL)首席执行官Rolf Habben Jansen曾表示,欧洲最大港口鹿特丹的劳资纠纷已经出现延误和拥堵,预计不会在未来六周内完全解决。
根据Drewry最新报告,安特卫普港船舶等待时间已从32小时增至44小时,增幅达37%。
汉堡港等待时间激增49%至50小时,不来梅港等待时间更暴增77%。
另一方面,蓬勃发展的巴西市场加剧了南美港口的拥堵程度,由于拥堵,船舶运力变得紧张。
据Beacon提供的数据显示,巴西最大港口桑托斯的集装箱的平均停留时间为5天,但低于2月份的7天多。
船舶在巴西港口的停泊时间降至1天,而在锚地的等待时间从两个月前的2天降至4月份的1天。
以深圳蛇口港至巴西桑托斯港为例,搜航网小程序查询到的船期为26~34天。(2025-6-6 08:32)
5、美国港口集装箱进口量大幅下降 来源:海运网
Descartes相关数据揭示,特朗普2.0关税政策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然凸显。在历经数月的增长态势后,2025年5月,美国集装箱进口量出现大幅下滑。洛杉矶港执行董事Gene Seroka近日在接受采访时透露,5月末至6月初这段时间,洛杉矶港码头工人中约有一半处于无工作状态,这从侧面反映出港口贸易的冷清。
历史数据显示,除2020年疫情期间外,美国5月进口量通常较4月有所上升。但2025年却成为过去七年中唯一5月进口量环比下降(9.7%)的年份,这反映出提前发运后进口放缓,特朗普2.0关税是重要影响因素。
港口层面,5月美国几乎所有主要港口从中国进口量都大幅下降。长滩和洛杉矶港跌幅最大,分别下降31.6%和29.9%,共减少12.9万TEU;美东纽约/纽瓦克和萨凡纳等港口下降相对温和。这表明托运人更倾向快速跨太平洋航线,凸显关税对贸易航线的快速重塑。
就美国排名前10的港口而言,2025年5月集装箱进口总量较4月下降217112TEU,降幅达10.7%,洛杉矶、长滩、塔科马等港口跌幅明显,分别下降了22.4%、18.4%和25.6%;纽约/新泽西州和奥克兰跌幅较小,整体呈现进口量普遍萎缩态势。
2025年5月,美国港口格局出现新变化,美东和美湾港口与美西港口市场份额差距进一步扩大。美东和美湾前5大港口市场份额增长至44.5%,较之前上升3.1%;而美西前5大港口市场份额则从约42.5%下降至38.1%,降幅达4.4%。
在就业方面,特朗普2.0关税的恶果已初步显现。洛杉矶港执行董事Gene Seroka表示,5月末至6月初,洛杉矶港约一半码头工人面临无工作可做的困境。由于关税影响,洛杉矶港5月货物吞吐量比预期减少25%,虽未裁员,但工人工作机会大幅减少。Seroka指出,随着关税措施对国际贸易冲击逐步显现,5月港口就业机会出现明显下行,这是他除疫情期间外职业生涯中见到的最大跌幅,且预计6月情况也不会很快显著改善,当前预测的6月数据远低于往常水平。
美西洛杉矶港和长滩港作为美国最大港口综合体和主要贸易进出口集装箱港口,为数千名码头工人、重型设备操作员和卡车司机提供就业机会,此次关税冲击无疑给港口就业带来沉重打击。
从贸易价值来看,长滩港首席执行官Mario Cordero强调国际贸易对美国经济的重要性,长滩港为美国经济提供了强大动力。分析显示,长滩港为美国提供270多万个就业机会,创造1760亿美元收入,为美国GDP贡献3090亿美元。
长滩港投资经理Kimberly Ritter Martinez表示,港口能带来经济连锁反应,就像往池塘里扔石头,货运业务、投资和旅游活动等都会惠及整个地区。长滩市长Rex Richardson指出,在关税可能大幅减少美国与世界其他地区国际贸易之际,分析结果凸显了贸易的重要性,贸易关乎美国人的生计,需要长期、稳定的贸易政策来消除当前劳动者、买家和供应商面临的不确定性。
此外,5月份美国前10大港口延误情况基本稳定,但洛杉矶和长滩港情况明显恶化。长滩港延误时间增加5.7天,达到6.9天,为所有跟踪港口中最高;洛杉矶港延误时间几乎翻番,达到4.9天。(2025-5-21 23:29)
6、马士基宣布上调3200美元 来源:海运网
马士基调整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至非洲港口旺季附加费,6月23日生效,每20尺柜1600美元,每大柜3200美元。
马士基宣布对从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发往非洲多个国家港口的旺季附加费(PSS)进行调整。生效时间:自6月23日起,直至另行通知。此次涉及调整附加费的目的地国家众多,包括尼日利亚、布基纳法索、贝宁、科特迪瓦、尼日尔、多哥、安哥拉、喀麦隆、刚果、赤道几内亚、加蓬、纳米比亚、中非共和国、乍得、塞内加尔、几内亚、毛里塔尼亚、冈比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佛得角岛和马里。
(2025-6-6 17:17)
7、大火肆虐全船!大量集装箱落水,或将烧毁沉没! 来源:海运网
6月9日上午10时30分,“WAN HAI 503”轮发生爆炸起火,截至目前,已燃烧近36个小时,大火蔓延至全船,面临完全烧毁甚至沉没的巨大风险。
该轮服务于中国和印度的CIX航线,启运港包含深圳蛇口和中国香港。此次事故已造成四名船员失踪,数十个集装箱被炸毁。尽管已有18名船员获救,但仍有4人下落不明,情况十分危急。
当下,“WAN HAI 503”轮的火情依旧严峻,船体持续燃烧,火势未得到有效遏制,已蔓延至船体中部以及船员生活区域。印度海岸警卫队最新消息表明,该轮不断有明火出现,还伴有间歇性爆炸,火势主要集中在船体中部至船员生活区前方的集装箱堆放区域。尽管船头部分火势初步得到控制,但现场依旧被浓烟笼罩,能见度极低。从现场目击者拍摄的画面来看,船舶已出现左倾现象,倾斜幅度大约在10到15度之间,多个集装箱因船体倾斜坠入海中。
更令人忧心的是,该轮装载的危险品数量众多、种类复杂。据了解,船上共载有157个危险品集装箱,其中包含约50箱易燃液体、20箱可燃固体、5个装有自燃物质的罐体、20箱有毒物质,此外还有剧毒农药、腐蚀性化学品、锂电池等高风险货物。这些危险品犹如一颗颗“定时炸弹”,对海上环境和救援行动构成了严重威胁,极有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而且,坠海的甲板集装箱与海水接触后,进一步增加了爆炸和污染的风险,给救援和环保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该船由中国台湾航运公司万海航运在新加坡的子公司拥有和运营。官方尚未披露爆炸原因及受影响集装箱内货物的性质。
印度国家海洋信息服务中心(INCOIS)的预测警告称,漂浮物可能在未来72小时内向东南漂移,可能会影响科泽科德和科钦之间的沿海水域——该地区对沿海航运至关重要。
打捞工作由船东承包的SMIT Salvage公司负责。首要任务包括全面灭火、稳固结构以及打捞丢失的货物。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MPA)已派代表前往现场协助正在进行的调查和协调工作。
该轮服务于万海的中国至印度的CIX航线,事发时正在执行W219航次任务,涉及HAPAG-LLOYD、EVERGREEN、WAN HAI等船公司共舱,船上满载由高雄、香港、蛇口及新加坡中转的货物,目的港为巴生港、科伦坡和那瓦希瓦。
马来西亚海事与港务局表示,部分获救海员受伤。同时补充道,印度海岸警卫队和海军正在为船员提供援助,并全力搜寻失踪人员。隶属于万海“Far East-Madras Service 2”的“万海503”轮于6月7日从科伦坡出发,原计划于6月10日抵达孟买。
万海在提交给台方的文件中表示,公司正积极与相关政府机构和保险公司合作,全力营救海员并协助船运商处理后续事宜。(2025-6-11 08:31)
8、全国大罢工!港口拥堵或将进一步混乱 来源:维运网
据外媒最新消息,比利时工会将于6月25日举行全国罢工,这一行动可能会加剧安特卫普港的拥堵,当前该港口供应链已处于紧张状态。出货该国的货主货代请注意物流延误影响。
据悉,该行动由比利时联合工会FGTB、CSC和CGSLB领导。该示威活动是自2024年12月开始的一项持续运动的一部分,旨在解决尚未解决的劳工问题。
正式的罢工通知已经发布,不仅包括当天工作的员工,还包括6月26日晚上开始轮班或6月25日至26日夜间结束轮班的员工。
虽然对港口运营的具体影响尚不清楚,但安特卫普港已经在努力应对严重的拥堵问题。这导致整个欧洲的供应链明显中断,物流成本增加。
根据6月初安特卫普-布鲁日港的数据,拥堵情况比新冠疫情期间更为严重和复杂。面临问题是多方面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莱茵河低水位、罢工和劳动力短缺都是造成港口拥堵的原因。
另根据维运网塞港预警显示,当前安特卫普港严重拥堵,7天平均船舶等待时间约为1.44天。目前卡车作业时段有限且每日早早就被预订一空。集装箱进场时间窗口已从预计到港前7天缩短至5天,若未及时调整进场日期将产生临时堆存需求。(2025-6-12 17:20)
9、新航线!马士基:跨太平洋TP9! 来源:搜航网
据container-news消息,近日,马士基(MSK)宣布推出从中国东部经东北亚地区至美国西海岸的TP9航线。
TP9航线挂靠港序:厦门 - 釜山(韩国)- 长滩(美国)- 厦门。
该航线隶属于马士基(MSK)和赫伯罗特(HPL)协作运营的“双子星”海运网络,将成为马士基现有跨太平洋海运服务的补充。
其中,釜山至长滩的班期为14天。此外,航线还提供18天由厦门至长滩的直达服务。
TP9航线由厦门出发的东向航次计划首航时间为6月24日,由长滩出发的西向航次首航时间为7月15日。(2025-6-12 17:20)
10、美西运价大跌!欧线运价逆势上扬 来源:海运网
最新一期上海集装箱出口运价指数(SCFI)于6月13日出炉,结束了连续五周的上涨态势,下滑152.11点至2088.24点,周跌幅达6.8%。各航线运价走势分化明显,北美航线运价回落,特别美西运价大跌,欧洲和南美航线则逆势上涨。
新航线与加班船抢货致美西运价暴跌,船公司月初生效的涨势2周内回吐大半,预计跌势或持续至下周、运价恐下探3000美元;美东因直客稳定、加班船少,运价仅回跌2.8%较有支撑;欧线部分船舶转投美线,运力调整支撑其运价涨势。
美西航线:运价大幅回跌
此前,远东到美西运价一度攀升至近一年来的新高5606美元/FEU。然而,随着运价走高,各大、小航商纷纷投入船舶,市场运力供给迅速增加,运价随之回档修正。最新SCFI数据显示,远东到美西运价较前一期大幅下跌1486美元至4120美元,跌幅高达26.5%。
据大型货代公司透露,目前美西多数船公司对每大箱(40尺柜)的收费为3500美元。货代业内人士预计,这波跌势可能会持续到下周,运价或将下探至3000美元防线。美西线运价回跌速度较快,主要原因是加班船数量过多,市场运力过剩。
美东线:运价相对稳定但预计下调
相比之下,与美西不同,美东运价表现较为稳定。由于美东直客较多,且加班船数量相对较少、受干扰较小,因此运价相对稳定,其运价仅回跌2.8%,相对更具支撑力。大型货代公司表示,目前美东线每大箱的收费在5500-6200美元之间。不过,考虑到市场整体形势,预计美东线运价未来可能会下调500美元。
欧洲线:运价逆势上扬
近期,北美市场需求旺盛、运价持续走高,吸引了全球各大知名船公司纷纷调船投入北美航线,以赚取更高的利润。受此影响,小型2000-3000TEU船舶也因运价利好被抽调至北美航线,导致船舶排挤效应逐渐发酵,欧线舱位变得异常紧张。在此背景下,欧洲航线运价逆势上扬,成为四大运价中唯一上涨的航线,涨幅达10%,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欧洲线运价的涨势。
业界已传出消息,6月15日之后,远东到欧洲地区的运价将调涨500美元。目前,欧线每大箱的收费为3200美元。不过,有货代人士也提示,这有可能是短暂现象,后续仍需持续观察。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海运市场变数颇多。除了关税战的影响外,中东局势也备受关注。以色列先发制人攻击伊朗核设施,伊朗誓言报复,受此影响,油价和金价随油价上涨而波动。市场担忧中东地区可能爆发全面战争,一旦战事扩大,油料成本将随之上升,这无疑会进一步提高船公司的运营成本,进而推升海运运价。
(2025-6-14 08:31)
11、人民币,大消息 来源:海运网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经国务院批准,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土耳其中央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350亿元人民币/1890亿土耳其里拉,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同时,双方还签署了在土耳其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
上述安排标志着中土金融合作迈上新的台阶,将有利于两国企业和金融机构使用本币进行跨境结算,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人民银行与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陆续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多年来,双边本币互换在维护全球金融稳定、提供流动性支持、支持双边贸易和投资等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此次与土耳其央行续签协议后,中国人民银行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有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协议总规模约4.5万亿元人民币。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在中土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下,土耳其央行积极使用人民币互换资金支持开展本币结算,有利于提高中土双边贸易便利化水平。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与土耳其中央银行还签署了在土耳其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所谓人民币清算行安排,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与境外央行(货币当局)就支持当地人民币业务发展建立的互信机制,最早始于港澳地区。2003年、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授权中银香港和中银澳门分别担任香港和澳门地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为港澳地区银行办理个人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安排。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港澳人民币清算行业务范围随之拓宽。
近年来,为顺应市场需求,进一步丰富离岸市场人民币产品、提供更加便捷的人民币清算服务,中国人民银行又陆续与多国央行达成一致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累计在32个国家授权34家人民币清算行,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
设立人民币清算行有何作用?记者了解到,人民币清算行可为境外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清算服务,并依托可直接参与内地外汇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及从境内母行获取人民币资金支持等政策优势,提供人民币资产及人民币流动性。同时,人民币清算行也可直接服务境外企业、个人等终端客户,根据所在国的经济特点、贸易结构、客户需求,因地制宜地开发多元化的人民币产品,为各类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全链条人民币金融产品和服务。经过多年发展,人民币清算行已受到各国央行和主流金融机构的广泛接受及认可。截至2024年末,在人民币清算行开立清算账户的境外金融机构数量已超过1000个。
人民币清算行在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人民币清算行在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开展人民币业务,可以为两国经贸合作提供丰富的人民币选项和解决方案,提升所在国整体跨境人民币服务能力和人民币清算效率,更好满足两国企业在双边贸易投资活动中的本币结算需求,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此外,记者了解到,人民币清算行还是离岸市场人民币政策传导、业务规则解释的重要渠道,可向当地企业和金融机构传递人民币最新政策和业务资讯,便于各类主体把握市场机遇,降低业务风险。“人民币清算行还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可依托人民币流动性获取优势,积极参与当地外汇、债券等市场交易,发行和创新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活跃人民币离岸交易。”业内人士表示。(2025-6-15 08:32)
12、货代发布预警:鹿特丹港大拥堵 来源:海运网
数十家物流运输公司表示,鹿特丹港当前的拥堵状况让他们深受其害。随着航运旺季的临近,人们愈发担忧这一问题会进一步恶化。鹿特丹港务局代理基础设施部长索菲·赫尔曼斯宣布,政府与鹿特丹港务局将于今年年底前出台一项行动计划,以应对当前的拥堵难题。
鹿特丹港务局称,上周港口停泊延误和卡车等待时间有所改善。然而,《新闻报》运输版的一项调查却显示,实际情况截然不同:数十家物流公司正遭受严重的拥堵困扰。
对于鹿特丹以及许多其他欧洲港口而言,延误已成为难以避免的现实,且问题似乎正在加剧,具体原因尚不明确。莱茵河水位持续处于低位,这可能是影响因素之一。此外,由于美国暂停对中国的进口关税,中美之间的集装箱贸易大幅增长,同时航运公司的重组也加剧了港口的压力。
集装箱码头内部人士坦言,维持当前运营难度较大。他们希望前往内陆地区的承运商不再排长队,但运力有时确实捉襟见肘。
近期,多家航运公司已调整航线以应对鹿特丹港的拥堵问题。马士基宣布,由于码头“运营限制”,其定期航线将于6月底停止在鹿特丹停靠。此前,达飞轮船的船只也曾对鹿特丹实施跳港,地中海航运也宣布了航班延误。
货运代理发出警报
航运公司的客户——货运代理——需向其客户——托运人——解释航班中断的原因,这往往会产生额外费用。若船只不在鹿特丹停靠,货物需通过其他方式运往荷兰,而航运公司可能仅支付部分或完全不支付这些额外费用。
随着旺季的临近,货运代理公司Ritra感到有必要发出警报。Ritra在其网站上给客户的信息中表示:“我们担心,当前的情况只是即将到来的旺季的前兆。5月份全球取消的航班数量已创历史新高。”德国的情况与鹿特丹类似,而比利时和法国仍在应对近期罢工的后续影响。
货代表示,欧洲港口必须尽快恢复正常运转。“否则,从6月开始的旺季,运输中断和拥堵程度将是灾难性的。”
政府表示正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鉴于拥堵原因尚不明确,解决方案也难以立即找到。物流链中的各方,包括物流公司、鹿特丹港务局以及基础设施和水资源管理部,已在4月份进行了磋商。
目标明确:“采用多式联运方式,让整个物流链在港口地区和腹地协同工作,以确保运输的快速、高效、数字化和可持续性。”在上周的政府信函中,接替前基础设施部长巴里·马德莱纳的部长索菲·赫尔曼斯如此写道。
她解释说,下台的内阁在联合执政协议中已同意维护荷兰的货物供应安全。因此,政府必须协助寻找解决拥堵问题的方案。赫尔曼斯表示,各物流部门、鹿特丹港务局和交通部正在共同制定一项联合方案,并同意于2025年底提交众议院审议。(2025-6-16 08:30)
动物疫情
1. 巴西发生2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6月2日,巴西通报里奥内格罗州等2地发生2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66只野禽感染,30只死亡。
2. 美国发生2起家禽和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6月6日,美国通报亚利桑那州等3地发生2起家禽和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5.5万只家禽被扑杀,5只散养家禽感染死亡,25只被扑杀。
3. 南非发生6起SAT2型口蹄疫疫情
6月6日,南非通报高登省等2地发生6起SAT2型口蹄疫疫情,1774头牛感染。
英国发生1起3型蓝舌病疫情
6月6日,英国通报英格兰发生1起3型蓝舌病疫情,1头牛感染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