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第2周国际新闻周报
2025-07-14

1、运价四连跌!美西周跌19%!欧线小涨3.5%!  来源:搜航网

近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SCFI运价指数为1763.49点,较上期下跌5.3%,已连续四周下跌。

其中,北美线由于运输需求缺乏进一步增长的动力,美西、美东运价分别较上期下跌19.0%、12.6%。

有分析人士认为,需求疲弱是拖累北美运价大跌的主要原因。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表示,将制定新的单边关税税率,各国关税税率在10%-70%不等,8月1日正式生效。

另一方面,船公司则需要观察各国关税的调整幅度,并评估这一调整对美国进口物价和输美货量的影响。

7月4日,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分别为2089美元/FEU和4124美元/FEU。

欧线方面,目前欧盟继续与美国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但前景仍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欧洲航线的市场运价小幅上涨。

7月4日,上海港出口至欧洲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2101美元/TEU,较上期上涨3.5%。

地中海航线的市场行情与欧线基本一致,但供需基本面略显疲软。7月4日,上海港出口至地中海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2869美元/TEU,较上期下跌3.9%。

波斯湾航线,由于地缘局势的影响基本趋于稳定,市场运价继续回落。7月4日,上海港出口至波斯湾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1916美元/TEU,较上期下跌7.0%。

南美航线,即期市场订舱价格继续小幅上涨。7月4日,上海港出口至南美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6374美元/TEU,较上期上涨2.5%。(2025-7-7 15:31)


2、国家外汇局:外汇储备规模上半年保持稳中有升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7月7日电,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74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322亿美元,升幅为0.98%。2025年6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经济增长前景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增长,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2025-7-7 16:14)


3、特朗普宣布将对14国加征关税     来源:参考消息网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7月8日报道,特朗普7日致信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14个国家称,除非它们能尽快与美国达成新的贸易协议,否则将从8月1日起面临至少25%的高额关税。这标志着,他数个月前发起的关税贸易战进入新的阶段。

综合《纽约时报》和彭博社等媒体的报道,被特朗普列入首批关税名单的国家多为亚洲国家,除了日韩等主要贸易伙伴,也包括对美出口规模较小的国家。

另据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7日签署行政命令,将其“对等关税”生效日期延长至8月1日。

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宽限期将在7月9日截止。

特朗普当天早些时候在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宣布,将从8月1日起分别对来自日本和韩国的进口产品征收25%的关税。

同日下午,他又宣布对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和突尼斯征收25%的关税,对南非征收30%的关税,对老挝和缅甸征收40%的关税。其他被征收关税的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32%)、孟加拉国(35%)、泰国和柬埔寨(36%)、波黑(30%)和塞尔维亚(35%)。

特朗普4月2日宣布开征所谓“对等关税”,引发美国金融市场暴跌。在多方压力下,特朗普又在4月9日宣布暂缓对部分贸易对象征收高额“对等关税”90天,但维持10%的“基准关税”。(2025-7-8 09:15)


4、特朗普:8月1日开始征税,不会变了!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 继下令延长“对等关税”90天暂缓期至8月1日后,美国总统特朗普8日称,这一日期“不会再变”,还表示将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铜征收50%的新关税。

特朗普:不会再延期

特朗普8日在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写道:“根据昨天发给各国的信函,以及今明两天和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将要发送的信函,关税将于2025年8月1日开始实施。”

他强调:“这一日期没有变化,以后也不会变!”

特朗普当天在白宫召开内阁会议时还表示,将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铜征收50%的新关税,但没有透露新关税生效具体时间。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内阁会议结束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说,商务部已完成对铜进口状况的调查,他预计新关税“可能在7月底或8月1日实施”。

特朗普还说,美国政府正打算对药品、半导体以及其他多个特定行业征收新的关税,并举例说,可能会对外国制造的药品征收高达200%的新关税。但他表示,这一新关税可能不会在短期内生效,目的是给制药企业迁到美国留出一定时间。

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陆续发布了他写给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南非、老挝、缅甸、突尼斯、波黑、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塞尔维亚、柬埔寨、泰国等14国领导人的信函,表示将分别对这些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关税。


在这些内容几乎完全相同的信中,特朗普警告收信国领导人称,如果想提高关税作为回应,美国将在此次税率基础上再提高同等额度的关税。同时,如果这些国家或其企业决定在美国境内生产产品,将不会被征收关税。如果相关国家将国内市场向美国开放,同时消除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那么,“我们可能会对这封信的内容进行调整,相关关税税率可以向上或者向下调整,这取决于我们国家之间的关系”。

多国表示寻求谈判解决

日本首相石破茂8日表示,对美国再度提高关税感到“非常遗憾”,已指示相关阁僚在8月1日之前继续谈判,寻求达成能够维护国家利益的协议。石破茂说,日美多轮谈判仍未能达成协议,是因为“日本政府不愿轻易妥协,该要求的必须要求,该保护的必须保护,持续进行了强硬磋商”。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8日发表声明说,新政府上台后,虽在短时间内根据国家利益优先原则与美方进行了密集谈判,但仍不足以就所有议题达成共识。韩方将在新关税税率生效前加速谈判,以取得互惠协商成果。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表示,77%的美国产品免税进入南非,而美国却对南非产品征收30%的关税,这“不合理”。拉马福萨认为,美方加征的关税是基于其对两国贸易平衡的特定解读,但南非认为该解读存在争议。

马来西亚投资、贸易与工业部8日发表声明说,单边主义措施将干扰两国商业活动、供应链及投资流动。希望与美方进一步磋商,解决尚未达成一致的问题,明确关税范围与影响,寻求及时完成谈判的途径。

美方举措加剧经济不确定性

特朗普4月2日宣布开征所谓“对等关税”,引发美国金融市场暴跌。在多方压力下,特朗普又在4月9日宣布暂缓对部分贸易对象征收高额“对等关税”90天,但维持10%的“基准关税”。

白宫网站7月7日晚些时候公布的行政令显示,特朗普已下令延长“对等关税”90天暂缓期,将实施时间从7月9日推迟到8月1日。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6日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频道采访时承认,正在进行的谈判数量之多,使得最终阶段的谈判变得复杂。“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交通拥堵’非常严重。”

随着贸易谈判迎来关键周,市场担忧正在加剧。投资者担心,若贸易战再次升温,今年早些时候金融市场暴跌的混乱局面可能重现。

7日收盘时,纽约股市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下跌0.94%,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下跌0.79%,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0.92%。在美上市的日本车企股价大跌,丰田、本田分别下跌4%和3.9%。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经济学者、企业主和外国政府官员都对特朗普政府7日所发关税函感到困惑,不知美方是否会真正执行相关计划,抑或仅试图以此推动进展迟缓的贸易谈判。但无论如何,这两种举措都会加剧经济不确定性。(2025-7-9 09:18)


5、财经观察:美关税威胁“延期”,全球贸易博弈升级?   来源:环球时报

编者的话:当地时间7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延长“对等关税”90天暂缓期,将实施时间从7月9日推迟到8月1日,同时通过信函宣布对14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关税。此前,包括欧盟、日韩等“盟友”在内,美国已同多个贸易伙伴进行谈判,但迟迟不见成果。除了同越南等少数国家达成协议外,美国在多场谈判中陷入僵局。面对美国的种种关税威胁,许多国家显现出了比以往更加强势的博弈态度与决心。

“需要一份对整个欧洲都公平的协议”

“德国之声”网站7日报道称,欧盟是面临美国关税威胁风险最高的经济体之一。如果双方无法在8月1日前达成协议,欧盟输美商品的关税可能飙升至50%。目前,双方在达成关税协议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有欧盟官员接受德国《商报》采访时警告称,即将达成的协议对欧洲来说“很糟糕”。这位官员表示:“仅仅为了阻止特朗普将欧洲汽车进口关税上调,真的值得向美国作出重大的让步吗?”

《商报》8日的报道援引德国出口商协会主席德克·詹杜拉的表态称,在与美国的关税冲突中,德国出口商不希望自身沦为达成协议的“牺牲品”。詹杜表示:“我们的利益必须体现在与美国的协议中。我们需要一份对整个欧洲都公平的贸易协议。”报道称,一个团结一致、在谈判中拥有强大话语权的欧洲至关重要。未来,欧盟对美国的贸易谈判将聚焦如何降低美国针对欧盟汽车、钢铁等具体行业的特别关税。目前,欧盟成员国中的法国、丹麦和西班牙等国家警告称,欧盟不应为避免美国威胁进一步提高关税而过度迎合美方的谈判条件,牺牲欧洲的关键利益。欧盟在数字贸易规则和食品贸易标准方面的自主权必须得到维护。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研究员董一凡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欧盟无论是出于维护全球重要地缘政治力量的影响力,还是维护其在关键经济领域的权威角度考虑,都没有打算轻易对美国作出妥协。“欧盟在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的过程中总体较为强硬,第一是因为:在欧盟眼中,美国想通过‘对等关税’一个杠杆就撬动与欧盟达成全面的贸易协议,这脱离了美欧经济的现状;第二是因为,欧盟在农产品贸易和产业标准等方面坚守利益,是对其单一市场固有的传统规则和理念的维护。”董一凡认为,在农产品、工业制成品的关税,以及数字服务税等关键领域,美欧双方未来还将继续进行长期的博弈。

相比欧盟,加拿大在同美国的贸易谈判中作出了更大的让步。6月底,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因加拿大对美国科技公司征收“数字服务税”,美国将立即终止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在美国的压力之下,加拿大政府于6月29日晚宣布取消该税,以期“与美国达成互惠互利的全面贸易安排”。此前,特朗普还抨击加拿大在贸易谈判中“非常难缠”。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加拿大研究中心研究员刘丹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目前美加双方恢复谈判,并预计在7月21日前达成协议,其中所涉及的核心谈判议题包括汽车关税、关键矿产,以及可能的数字贸易规则。刘丹表示,美国未来会继续以施压的方式,迫使加拿大在数字贸易规则、关键矿产投资限制、汽车零部件领域作出更多让步。而对于加拿大政府来说,当前的贸易斗争空间比较有限,其最大的诉求可能是以放弃数字税换取美国承诺不追加关税,并且以关键矿产优势反制。

“轻易妥协将给日本留下一系列问题”

据日本共同社9日报道,日本研究机构大和综研发布的估算显示,如果美国对日本适用25%“对等关税”税率,2025年的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将下降0.8%,2029年将下降1.9%。若叠加对汽车等品类征收的关税及对华关税波及效应,日本2025年和2029年的GDP或分别下降1.3%和3.7%。《日本经济新闻》8日分析称,如果任由美国实施25%的关税,日本飞机零部件和建筑机械产业将受到重创。日本财务省的贸易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出口的飞机零部件中,约76%的目的地是美国市场。日本建筑和采矿机械对美出口比例也超过50%,大型建筑机械制造商小松30%的销售额来自美国。机床等金属加工机械对美出口占比为23.4%。据日本机床工业协会统计,美国市场约占据日本机床制造商总订单的20%。

《日本经济新闻》称,面对新的关税,日本对美出口企业或被迫重新考虑其战略。美国是日本众多企业的最大出口市场,其影响将波及各行各业。日本《每日新闻》在9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如果日本在对美关税方面轻易妥协,将留下一系列问题。日本政府理所应当以“维护日本国家利益”为目标,持续展现出要求美方重新审视关税措施的姿态。

日本丸红经济研究所社长今村卓9日接受《朝日新闻》采访表示:“最终承担特朗普关税负担的是美国的消费者和企业。它不会像特朗普承诺的那样为美国带来制造业的复兴。而是让特朗普明白,这项政策对美国来说是多么有害。”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日本问题专家王佳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日本重点维护的利益主要包括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汽车是日本对美出口的核心支柱,因此其极力抵制美国25%的关税计划。日本对农业领域的保护,如维持大米、牛肉等品类的进口关税以免受到美国的冲击。除此之外,日本坚持在半导体产业链上的自主权,拒绝完全配合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围堵,这也是日美谈判的一个重要分歧。”不过王佳也认为,面对美国的强势施压,日本妥协空间有限,尽管存在局部调整可能,如有限开放农产品市场,小幅扩大美国牛肉、猪肉进口配额,但可能会继续严守本土大米保护措施。

“东南亚国家被关税信函激怒”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所副所长张腾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目前美国作出关税“延期”的决定,首先体现出该国对过去3个月内与相关国家贸易谈判进展的不满,也可以体现出美国正在失去耐心;其次,由于目前美国同多个经济体的贸易谈判进展不顺,不排除美国贸易团队内部会出现变化。最后,对正在进行贸易谈判的国家实施“恐吓”与施压,是美国的惯用策略,目的是促使相关国家尽快向美国提出“报价”或接受美国的“报价”。

《印度快报》8日报道称,有印度官员表示,尽管同美国的贸易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但新的时间表代表谈判内容有了更多回旋余地,这对印度来说意义重大。尽管印度正在努力同美国签署一项小型贸易协议,但双方不太可能在原定的时间达成一致。

印度《铸币报》8日称,在印美贸易谈判中,印度传统制药业、汽车制造业和纺织行业将成为焦点。ITI Growth Opportunities Fund首席投资官兼执行合伙人古拉蒂分析认为,美国关税“延期”可能会给印度的出口商品带来喜忧参半的影响。在印度拥有近乎垄断或主导全球份额的领域,例如特定的仿制药和特种纺织品,出口商可能会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他们面对美国买家体现出的不可或缺性使得其在谈判中占据有利位置。然而古拉蒂也警告称,对于印度更广泛的出口类别——例如宝石和珠宝、电子产品、纺织品和汽车零部件,情况可能会更加复杂。

美国“政客”网站8日的报道注意到,特朗普公布的致14国政府的关税信函中,有10个发往了亚洲国家,其中有6个是东盟国家。

报道称,在此前的对美贸易谈判中,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一直在寻求深化沟通,并提出购买更多美国商品以示“善意”。然而,美国发来的关税信函令这些国家感到“沮丧且难以置信”。在过去的90天内,这些国家正努力推进同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但现在被特朗普的关税信函“激怒”了。报道援引泰国前外交部长皮罗米亚的话称:“我们不应该为特朗普反复无常的行为感到遗憾,现在是我们增强自身实力的时候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东南亚国家在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方面显得比较“低调”,越南、柬埔寨甚至没有公布与美国贸易协议的文本内容,这些小型经济体在大国博弈中尽可能寻求更大战略回旋空间。“东南亚国家对中美经济都存在依赖性,一方面美国是其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另一方面又与中国产业链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许利平分析称,东南亚国家本质上还是期望能维护全球自由贸易,反对人为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他表示:“目前来看,美国对一些东南亚国家实施的所谓‘对等关税’税率几乎全球最高水平,是美国倚仗其全球经济霸权以及作为东南亚国家重要的消费市场,同时包含着围堵中国出口的意图所进行的高压威慑。在这样的情况下,东南亚这些国家应对美国强权的筹码并不多。”(2025-7-10 06:46)


6、巴西:将对美国50%关税进行反制    来源:参考消息网

据巴西通讯社7月9日报道,巴西总统卢拉9日声明,针对美国对所有巴西输美商品征收50%关税的行为,巴西将依据《商业互惠法》予以反制。卢拉总统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捍卫国家主权,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所谓“加税系因美巴贸易逆差”的说法纯属虚假信息。

今年4月正式颁布的《商业互惠法》规定,当某国或经济集团采取单边措施损害巴西国际竞争力时,巴西政府有权中止商业特许权、投资许可及知识产权相关义务。

“基于此,面对任何单边加税措施,我们都将依照巴西《商业互惠法》予以回应。”卢拉强调。

巴西政府指出美方“贸易逆差”说辞不实:“美国政府自己的统计数据证明,过去15年美国对巴西货物服务贸易累计顺差达4100亿美元。”

卢拉重申,巴西作为主权国家“拥有独立制度体系,绝不接受任何监护”。

另据埃菲社7月9日报道,外交消息人士向埃菲社透露,9日,巴西外交部单日二度召见美国驻巴西大使馆临时代办加布里埃尔·埃斯科瓦尔。

巴西外交部当日首次召见埃斯科瓦尔的原因是,要求其就美驻巴大使馆发布的一份声明作出解释。该声明对因涉政变案正接受刑事审判的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进行了强硬辩护。

第二次召见针对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以政治和经济理由宣布对巴西输美商品征收50%关税。

消息人士证实,和首次被召见时一样,第二次埃斯科瓦尔也是由巴西外交部北美事务负责人玛丽亚·路易莎·埃斯科雷尔接见。

另据消息人士证实,埃斯科雷尔当场退回了特朗普宣布对巴西商品征收50%关税的信函,斥其“含攻击性内容及贸易数据等事实性错误”。(2025-7-10 10:59)


7、中方敦促也门胡塞武装维护红海水域航道安全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社联合国7月9日电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9日在安理会也门问题公开会上发言,敦促也门胡塞武装维护红海水域航道安全。

耿爽说,中方对日前两艘货轮在红海水域遭遇武装袭击深表关切,再次呼吁胡塞武装尊重各国商船根据国际法在红海水域的航行权利,停止袭击商业船只,维护红海水域航道安全。中方对胡塞武装和以色列进行新一轮交火、事态发展有恶化趋势感到担忧,呼吁各方保持冷静克制,避免采取刺激紧张局势升级的行动。

耿爽说,中方期待也门冲突各方展现政治意愿,加强对话沟通,逐步积累互信,为最终政治解决也门问题创造条件。中方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也门的人道援助,帮助缓解也门人道危机。

耿爽说,也门和红海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地区整体局势的缓和与降温。加沙的战火应该早日平息,加沙的人道灾难应该早日终结,“两国方案”应该早日得到落实。以色列、美国同伊朗达成的停火协议应该得到遵守。一国的主权应该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应该得到遵循。(2025-7-11 12:24)


8、欧洲最大港口规划“战时储备”    来源:环球时报

“欧洲最大港口荷兰鹿特丹港正为可能与俄罗斯发生的冲突做准备”,英国《金融时报》7日报道称,具体措施包括为军用物资运输船只预留泊位,以及规划战时物资运送线路等。

荷兰鹿特丹港务局首席执行官鲍德温·西蒙斯表示,他们正与毗邻的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协调预案,以应对可能涌入的美英加三国军用车辆和补给物资。荷兰国防部今年5月曾宣布,应北约要求,鹿特丹港须为多艘军用物资船提供装卸空间。西蒙斯对《金融时报》表示,每年会有四五次,将有一艘或更多船停靠在码头,每次停靠数周,具体位置不定。其中鹿特丹港集装箱码头是唯一能安全转运弹药的区域,该港每年还将举行数次两栖军事演习。

报道称,鹿特丹港上述举措是整个欧洲大陆备战浪潮的一部分。欧盟正在制订一项高达8000亿欧元的军备重整计划,以回应关于美国要求欧洲提升防务自主的呼声,并在俄乌冲突进入第四年之际,进一步威慑俄罗斯。

疫情以及俄乌冲突暴露了欧洲对中国、印度医疗物资和对俄罗斯石油的依赖。西蒙斯呼吁欧洲效仿石油战略储备那样储备更多的其他必需品。“我们应该对铜、锂、石墨和其他一些关键原材料采取同样的措施。”西蒙斯表示,欧盟应该着眼于更广泛的战略韧性,不仅在石油领域,还应在天然气、医药、关键材料等领域增强韧性和适应力。他还说,鹿特丹港周边具备完善分销网络,是理想储备地点。荷兰部分战略石油储备已存放于此。

在6月底举行的北约峰会上,北约成员国领导人决定在2035年前将国防开支占GDP的比重从2%提升至5%。6月26日,俄外长拉夫罗夫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约成员国增加国防开支不会影响俄罗斯安全。报道说,俄罗斯总统普京此前在接受美国记者卡尔森采访时表示,莫斯科不会攻击北约国家,俄罗斯也不打算攻击波兰、拉脱维亚或其他波罗的海国家,西方政客经常用俄罗斯的威胁“吓唬”自己国家公民,转移对国内问题的注意力。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研究员董一凡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鹿特丹港进行战时准备反映了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在处理地缘政治危机的经济安全政策上,欧盟特别注重所谓去风险和重构供应链韧性,此次便具体表现在了基础设施和船运物流领域上。

“保障物资运输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整个供应链的安全畅通,是欧盟采取的预防性措施,以应对未来的地缘危机,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欧盟对港口进行战时战略规划,也体现出欧盟在所谓不安全感的刺激下,而加倍进行军备投入,实际上也是将经济问题泛安全化的一种体现。”董一凡说,这将挤占鹿特丹港的民用功能,对于欧洲经济不可避免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2025-7-11 11:14)


9、运价5连跌!美线触底反弹?欧地航线转跌   来源:海运网

7月11日,最新一期上海航交所运价指数(SCFI)出炉,连续五周下跌,不过周跌幅已收窄至1.71%,下跌30.2点至1733.29点。其中,欧线运价持平,地中海航线续跌7.04%;美西、美东则意外反弹,分别周涨5.03%、1.16%,这一走势出乎业界意料。

美国关税政策不明,市场观望情绪浓

当前,美国与各国的关税协商陷入胶着状态,市场普遍持保守观望态度,货量增长有限,这直接导致运价指数连跌五周。美线现货市场运价持续走低,美西运价约在1700-1900美元/FEU,已接近联盟船的成本线,非联盟船公司3000TEU以下的小船甚至开始出现亏损。目前,美西每大箱现货市场运价仅1700美元,基本处于成本价水平,暂时得以企稳。

为稳定美国线运价,船公司纷纷采取应对措施,如空班、部分停航、大船换小船等。相比之下,美东运价降幅较小,目前现货价每40尺柜约3200-3400美元,货代业内预计仍有调整空间。

欧线旺季不旺,货量暂无起色

本周欧洲航线运价持平,尽管传统旺季即将来临,但目前货量并无明显变化。本月15日,船公司原计划将每大柜运价调涨1000-3000美元,然而因有头部船公司宣布涨价延至月底,月中涨价计划大概率落空。目前已有大型船公司决定将目前现货市场运价延续至7月底。

货代透露,大型船公司联盟7月陆续调整运力以改善市场供需平衡、稳定运价。其中,海洋联盟(OA)在第29至30周(14-27日)空班率高达37%;双子星联盟(GEMINI)改部署较小船舶;地中海航运(MSC)与PA联盟空班率约14%,相对温和。

关税影响显著,未来变数仍多,短期出货或增,长期关注关税协议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运力并未减少,运价走势关键在于船公司的管控态度。美线运价止跌回升具有重要意义,除部分反映美国再次将关税豁免延至8月1日外,也对整体运价走势产生影响。

长荣海运董事长、阳明海运董事长日前表示,第三季传统旺季的表现,需观察美国对主要贸易国关税贸易协议确定后的实际情况,以及关税对终端消费的影响。关税议题主要影响美国市场,对其他国家而言或许并非坏事,反而会促使企业积极开拓非美国市场。未来变数仍多,目前第四季市况尚难预测。

预期7月9日到8月1日关税暂缓期内,出货可能会有所增加。至于未来市场状况,仍需观察美国与各国关税贸易协议确定后的实际状况。关税主要冲击美国市场,届时美国线货量可能会减少,但其他地区如欧洲航线、南美航线等货量未必会减少,船公司和其他市场参与者或会更积极开拓这些非美国市场。时值美国与各国关税协商胶着,船公司为支撑美西线运价,可能继续采取空班或部分停航、大船换小船等措施。同时,船公司也会持续调整运力,以改善市场供需平衡、稳定运价。

(2025-7-14 08:31)


动物疫情

1、英国发生2起家禽和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6月30日和7月4日,英国通报英格兰等2地发生2起家禽和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7345只家禽感染,789只死亡,1只野禽感染死亡。

2、美国发生8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4日,美国通报伊利诺伊州等6地发生8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27只野禽感染,14只死亡。

3、西班牙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2日,西班牙通报埃斯特雷马杜拉自治区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只野禽感染死亡。

4、南非发生13起SAT2型口蹄疫疫情

6月30日,南非通报西北省等3地发生13起SAT2型口蹄疫疫情,598头牛感染。


版权所有: 昊宇(天津)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400-631-8866 京ICP备 14002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