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第1周国际新闻周报
2025-07-14

1、关税战叠加低水位,欧洲港口遭遇疫情以来最严重拥堵!   来源:华尔街见闻

欧洲港口正在面临疫情以来最严重供应链拥堵,鹿特丹、安特卫普、汉堡等主要港口货柜船和驳船等待时间大幅延长至66-77小时。此外,亚洲货物因美国高关税转向欧洲,导致欧洲港口进口量激增约7%,业内预计拥堵问题将持续数月。

特朗普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正在大洋彼岸引发连锁反应。

据英国《金融时报》最新报道,特朗普关税政策与河流水位下降双重冲击,导致欧洲港口出现疫情以来最严重供应链拥堵,拥堵问题在鹿特丹、安特卫普和汉堡港口最为严重,预计将持续至少数月时间。

船运和物流公司警告称,驳船被迫等待数天才能装货,货柜船面临长时间等待。荷兰船运公司WEC Lines董事总经理Caesar Luikenaar表示:“所有大型枢纽都在满负荷运转。”

业内人士将此次危机归因于美国关税政策的急剧变化,迫使货柜航运公司重新规划网络以适应全球贸易流向的剧烈变化。同时,莱茵河因春季干旱导致水位异常较低,进一步限制了驳船装载能力。这一情况对全球物流系统构成最新打击。

港口拥堵创疫情以来新高

荷兰物流公司Euro-Rijn Group首席执行官Albert van Ommen认为,当前拥堵是疫情以来最严重的。

德国物流公司Contargo警告客户,驳船在安特卫普装载货柜平均等待66小时,在鹿特丹等待77小时。驳船通常会获得固定时间段在货柜码头装货,以确保快速高效地运输货柜。

在欧洲第二繁忙的货柜港安特卫普,船只卸货时间比预定时间延后3至5天。Van Ommen表示:“当我们用驳船收集货柜时,由于海运船只无法按时到达,驳船也无法按时装载。最终,客户和终端用户收货时间延迟。”

亚洲货物转向欧洲市场

欧洲港口还在应对来自亚洲进口量的增加,因为美国高关税导致货物转向其他地区。

德国DHL高级主管Casper Ellerbaek将从亚洲到欧洲货柜量的急剧增长归因于亚洲出口商战略的转变。他估计这一增长约为7%。

“从不同贸易的增长水平来看,毫无疑问我们看到欧洲承接了历史上本应流向美国市场的大量份额,”Ellerbaek说。

尽管延误尚未迫使任何客户因零部件短缺而停产,但Ellerbaek表示这种“戏剧性”情况仍存在风险。

业内寻求解决方案

业内人士表示,码头运营商——主要是从公有港务局租赁码头空间的私营公司——正急于招聘新员工和购买新设备,试图缓解压力。

迪拜环球港务集团港口和码头首席商务官Mark Rosenberg表示,公司团队正在努力管理货物流量,尽可能减少干扰。

然而,一些业内人士对拥堵能否轻易解决表示悲观。Luikenaar表示,一些服务欧洲本地市场的航运公司被迫花费一周时间从鹿特丹不同码头收集货柜,而正常情况下最多需要三天。他说,解决所有问题需要数年的产能投资,“这不是轻易就能解决的问题”。(2025-6-30 14:06)


2、上涨10.6%!欧线止跌回升!美线持续下跌!    来源:搜航网

近日,最新一期上海集装箱出口(SCFI)运价指数出炉,指数下跌8.08点至1861.51点,周跌幅收敛至0.4%,但已连续三周走跌。

在四大主要航线中,美线运价表现不佳,对整体运价指数形成拖累。

6月27日,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分别为2578美元/FEU和4717美元/FEU,分别较上期下跌7.0%、11.9%。

美线运价下跌,主要原因是船公司大量投入运力,抢夺货源。此前,船公司大量投入加班船,一些小型船舶也加入远东-美西航线竞争,导致运价持续下跌。

业界认为,美线运价要止稳或回升,关键在于供给端。船公司需通过控舱减少运力供给来支撑运价。然而,目前加班船仍在运营,且未见空白航班。

与美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航线止跌回升。6月27日,上海港出口至欧洲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2030美元/TEU,较上期上涨10.6%。

货代业内人士透露,若之前支援美线的船队未调回欧线,欧线运价将得到支撑,下半月也有希望继续推涨。

而在地中海航线,市场运价下跌2.5%。6月27日,上海港出口至地中海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2985美元/TEU。(2025-6-30 17:05)


3、美国向各国发函告知关税税率!特朗普:不延长关税最后期限    来源:海运网

当地时间周日,特朗普在采访中明确不会延长90天关税休战期(7月8日到期,9 日后恢复对等高额关税),称无需与所有国家谈判,美政府将放弃此方式解决贸易争端。未来几天,美会向包括日本在内的数百个国家发函,单方面告知对美出口商品关税税率。

当地时间周日,特朗普在福克斯新闻频道的《周日早晨谈未来》(Sunday Morning Futures)节目等媒体采访中,就关税政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表态,表明美国政府正准备放弃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的做法,转向单边关税策略。

特朗普明确表示,不会将与其他国家达成的90天关税休战期延长至7月9日之后。该关税休战期将于下周二(7月8日)到期,届时,他针对全球近200个国家的高额对等关税将恢复生效。此前特朗普上周还表示对其他国家的最后期限持灵活态度,但此次采访中他改变了方针,称“我认为我不需要这样做,因为我可以,没什么大不了的”。

美国白宫已放弃在90天内达成90项贸易协议的承诺,特朗普称“你不可能和所有国家都谈判”。特朗普政府计划在未来几天内,向包括日本在内的数百个国家发送信函,单方面告知各国对美出口商品将面临的贸易惩罚及关税税率,而非继续进行贸易谈判。他以“亲爱的日本”为开头的信函为例,说明美国将对日本汽车征收25%的关税。

特朗普在采访中详细阐述了信函内容,这些信函实际上会写道:“恭喜,我们将允许你们在美利坚合众国进行贸易,你们将支付25%的关税,或者20%、40%或50%……贸易协议到此为止。”他强调信件将会很快发出,并表示“我们不需要开会,我们了解情况,我们掌握所有数据”。

此前,特朗普曾在5月16日和6月11日做出类似承诺,表示将在2-3周内发送单边关税信函,但均未兑现。与此同时,贸易谈判进展不顺,上周的美日贸易谈判已陷入停滞,日本首席关税谈判代表赤泽良生本周在华盛顿的第七轮部长级谈判未能取得突破,甚至未能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会面。

特朗普这一立场与此前美国官员的表态形成反差。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此前承诺,本周将有大量协议达成,华尔街见闻还提及,财政部长贝森特上周五还表示,贸易协议可能在9月1日前完成。而上周,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也曾表示,特朗普可能会对20个国家重新实行高额对等关税,但如果美国认为对方是在善意谈判,那么关税可能维持在10%。(2025-7-1 08:31)


4、巴西港口打通太平洋航道让中巴贸易更便捷    来源:新华社

位于塞阿拉州的佩森港是巴西东北部最繁忙的港口,年货物吞吐量约2000万吨。自该港口4月开通一条直航中国的新航线以来,中巴物流时长大幅缩短,为巴西经贸发展注入新动能。

佩森港港务局长马克斯·金蒂诺介绍,新航线由地中海航运公司负责运营,预计每周运送约1200个来自中国的集装箱,推动港口运量增加10%,不仅有力促进中国与塞阿拉州之间的贸易,而且将带动巴西东北部地区整体经济发展。

金蒂诺告诉记者,新航线开通前,从中国来的商品抵达巴西东北部需要先经过南非好望角到达巴西南部的桑托斯港,再北上至佩森港;新航线则先从太平洋经过巴拿马运河直达佩森港,比以往缩短约30天,降低了成本,这对于依赖更快交付货物的生产商和企业主来说非常有利。

金蒂诺说,经由佩森港进口的产品主要有钢铁、机械、电气材料、塑料等,从这里出口的巴西产品包括石材、坚果、巴西棕榈蜡、水果、肉类、鞋类和纺织品。伴随新航线开通,巴西商品从塞阿拉州运往中国的时间也缩短14天,有力促进中国与巴西东北部之间的贸易。

据佩森港港务部门介绍,佩森港此前有三条国际航线,一条通往北美,两条通往欧洲,到亚洲的货物通常经由欧洲航线转运。1月,亚洲新航线开始测试,由于佩森港能够接收不同类型的货物和大型船舶,测试非常成功。4月7日,地中海航运公司的青岛号货船在佩森港靠岸,标志着这条航线正式运营。

如今,佩森港已建成集港口、工业区和出口加工区为一体的综合体,港口区有世界级的海上码头,工业区有一些主要制造企业,出口加工区用于吸引新投资。佩森综合体商业总监安德烈·马加良斯说,今年前4个月,佩森港业绩创历史新高,码头集装箱运输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7%,港口整体吞吐量同比增长12.4%。

新航线在中国停靠盐田、宁波、上海、青岛四个港口,对于从中国进口越来越多商品的巴西物流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瑞仕富达集团塞阿拉国际运输公司总经理蒂亚戈·阿布雷乌告诉记者:“我们对这条太平洋新航线非常满意,因为它可以减少转运,并避免因港口拥堵或中断而造成的潜在延误,我们会继续利用这条航线,扩大巴西北部和东北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活动,并增加区域产业的参与度。”

甜瓜是巴西最早获得出口中国许可的水果。位于北里奥格兰德州的法莫萨庄园是巴西最大的甜瓜庄园,2020年开始向中国出口。庄园主路易斯·巴塞洛斯告诉记者,庄园一直希望加大对华出口力度,但在物流方面面临运输时间长、如何在运输过程中保持产品质量等问题。

巴塞洛斯说,如果这条新航线运营顺畅,他将把产品出港地点改到这里,时间短能让水果保鲜,同时成本也会大幅降低。

港务局长办公室摆有一幅海上丝绸之路的画作和一个写着福字的红色盘子。金蒂诺说,这些都是中国企业来这里参观洽谈时赠送的礼品,希望今后也有中国企业来参与港口建设,让这条航线更加高效,为中国商品进入巴西和巴西商品出口中国提供更好服务。(2025-7-2 10:06)


5、新航线!胡志明、蛇口、西雅图,双周班直航!     来源:搜航网

7月1日,阿联酋航运(ESL)宣布Sun Chief Express (SCX) 即将启航!

在成功布局墨西哥市场后,阿联酋航运(ESL)全新Sun Chief Express(SCX)航线直通美国西海岸门户西雅图,连接越南胡志明市与中国蛇口。

阿联酋航运(ESL)表示,将进一步巩固在东南亚的战略布局,拓展直达中东、印度次大陆、中国以及美国的重要国际航线网络。

SCX服务挂靠顺序:胡志明 → 蛇口 → 西雅图 → 胡志明。

据了解,Sun Chief Express(SCX)7月22日自胡志明港首航,双周班直航串联蛇口港至西雅图。(2025-7-2 16:47)


6、7月涨价通知来了!MSC、HPL、CMA等船司,调整多航线运价    来源:搜航网

近日,MCS、HPL、CMA等船公司相继宣布费率调整,涉及南美、非洲等多航线。

达飞宣布,自2025年7月15日起,直至另行通知,调整从远东到南非德班的旺季附加费PSS。

始发地范围:远东地区、包括中国、东北亚和东南亚。

目的地范围:到南非德班。

货物:全部。

金额:每TEU 250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中国以外的货物,此旺季附加费将以达飞向上海航运交易所备案和/或包括的海运费用为准。

赫伯罗特宣布,远东至南美洲西海岸、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海航线的一般运价将于2025年7月8日起上调,直至另行通知为止(波多黎各和美属维尔京群岛将于2025年7月25日起生效)。

调整收费如下:

地理覆盖范围如下,供参考:

远东地区:中国、中国澳门、中国香港、韩国、泰国、新加坡、日本、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缅甸、马来西亚、老挝和文莱。

南美洲西海岸、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墨西哥、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秘鲁、智利、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共和国、牙买加、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巴拿马、委内瑞拉、波多黎各和美属维尔京群岛。

MSC宣布,7月1日至7月14日,所有远东地区港口至北欧港口的货物,实施新运费(FAK)标准,具体为2580美元/TEU、4300美元/FEU,此前运费标准为2340美元/TEU、3900美元/FEU。

MSC表示,新运费标准包含基础运费,以及全球燃油附加费(GFS)和排放控制区费用(ECA)。(2025-7-2 16:47)


7、告急!欧洲多个大港面临疫情以来最严重的拥堵,船期严重延误   来源:海运网

近期,全球贸易局势混乱,船只调动频繁,欧洲多个枢纽港口正遭遇自新冠疫情以来最为严重的一轮拥堵危机,主要港口泊位紧张,船期延误严重;对航运、内陆物流乃至整个欧洲供应链体系都造成了巨大影响。

主要港口泊位紧张,船期延误严重

目前,鹿特丹、安特卫普、汉堡和不来梅港等欧洲主要港口泊位难求,船期严重延误。多家媒体报道,欧洲主要港口平均等泊时间普遍飙升,驳船在鹿特丹港平均等待时间达77小时,安特卫普为66小时;部分主干航线集装箱船排队期长达7至14天,港区堆场几近饱和。

阳明海运称,鹿特丹候港时间为3-6天不等,汉堡、安特卫普情况也不容乐观。马士基航运宣布自6月25日起,旗下TA5跨大西洋航线跳港鹿特丹;安特卫普港口高层表示,目前是疫情以来最严重拥堵,集装箱停留时间超8天,码头吞吐量达极限,有28艘船舶在锚地等待,还有119艘船舶前往锚地,鹿特丹港候港时间更是高达92小时。

日本海洋网联(ONE)的报告显示,停靠在鹿特丹港的“ONE Treasure”延误时间超267.5小时(超11天)。克拉克森港口拥堵指数显示,鹿特丹港口集装箱拥堵指数自2021年回落后,今年又急速增长至39.5万箱,目前处于19.07万箱的高位。

运价波动频繁

运往欧洲的货载运价波动明显。6月中旬每大箱运价约3200美元,之后回落至2800美元,目前又重回3200美元。货代指出,运价上涨不易,主要因欧洲航线多使用2万箱以上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船只不易满载。大型货代公司称,近期船只延误时间有所缩短,但预计月中会恶化,运价届时可能调升,且近两周欧洲线回到亚洲装货船只增加,预计7月15日涨价几率很高,运价会随每周船只到港状况起伏。

欧洲大港为何如此拥堵?

(一)贸易政策调整导致货流变化

美国总统特朗普不断调整关税政策,使航运公司频繁调整航线网络以适应货流变化。同时,该政策使更多亚洲货物涌向欧洲,DHL数据显示,亚洲到欧洲的货物今年年增率达7%,欧洲港口不堪重负。

(二)自然灾害加剧拥堵

一年一度的莱茵河干旱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拥堵。水位因持续干旱跌至历史低位,大量依赖内河联运的集装箱滞留港口,内陆运输链条几近瘫痪。莱茵河最窄、最浅的“咽喉点”Kaub,货船只能装载约50%货物;在杜伊斯堡与科隆,货船仅能装载40%-50%货物。

(三)航运联盟变动引发连锁反应

全球最大的地中海航运MSC和马士基之间的2M联盟解散,在欧洲码头运营中引起连锁反应,迫使船期和泊位分配重新配置,进一步加剧了拥堵。

(四)港口自身问题突出

欧洲港口人力资源紧张、装卸效率下滑,罢工预期升温,使作业安排更加紧张。此外,不少老旧港区尚未完成自动化升级,面对高密度船舶集中靠港,缺乏有效调度和回应能力,处理能力明显滞后。

船公司启动应急机制

为应对拥堵,船公司纷纷采取措施。马士基TA5航线不再挂靠鹿特丹,改由英国费利克斯托直接航行至德国汉堡,绕开拥堵严重区域;其他船公司考虑将船期改挂南欧港口如瓦伦西亚、塔兰托,借助地中海港区缓解压力。同时,不少船东开始向客户收取拥堵附加费,并通过租用额外堆场、调整中转节点等方式缓解运营压力。

拥堵影响超出港口范围:港口拥堵的影响已波及整个欧洲供应链体系。物流企业反映,拖车与铁路班次频繁跳票,货主交期一再推迟,部分进口商仓库超负荷运行,库存成本激增,有些紧急订单不得不转为空运处理,整体物流费用上升。欧洲本地制造业也面临原材料难以按时到达、产能安排被打乱的压力。

(2025-7-3 08:31)


8、特朗普称8月1日起实施新关税 最高税率或达7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政府将从当天起开始致函贸易伙伴,设定新的单边关税税率。特朗普称,新关税“十有八九”从8月1日开始生效。

特朗普表示,从4日开始,美国将向多个国家发出信件,预计当天会有“10或12封”发出,更多信件将在未来几天寄出。特朗普称,他预计这些信件将会在9日前全部送达。此前,特朗普将7月9日设为关税谈判的最后期限。

对于将设定的新关税,特朗普说,“关税税率可能从60%、70%到10%、20%不等”。特朗普称,“我们已经完成了(信函的)最终文本,它将基本说明这些国家将要支付的关税是多少”。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说,目前尚不清楚哪些国家将收到这些信件,但特朗普曾点名“批评”包括欧盟和日本在内的某些贸易伙伴在谈判中过于强硬。特朗普本周曾威胁要向“被宠坏的”日本发出一封信,将其关税税率设定为高达35%。

今年4月,特朗普对美国的多数贸易伙伴征收了高达50%的“对等”关税。美国彭博社称,如果新关税比所谓“对等关税”的税率更高,将增加美国经济的通胀风险。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称,50%的关税曾在4月导致美国股市陷入熊市区域,美国债券和美元被大幅抛售,70%的关税将更超这一水平。(2025-7-5 15:37)


9、税率最高70%!特朗普宣布:8月1日全球加税!    来源:海运网

北京时间7月4日下午,特朗普称美国政府当日将向各国发约“10封至12封”关税信函,单方面设定新关税税率,未来几天继续发函,7月9日前所有国家都会收到。各国8月1日起缴纳对等关税,税率或10%-20%,或60%-70%,后者高于4月2日宣布的税率。财长贝森特表示约100国或被征10%基准关税,余下70多国可能更高。特朗普因与170多国谈判复杂,倾向直接通知税率,还称有协议在谈,但更倾向发函。

北京时间7月4日下午(当地时间周五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媒体表示,美国政府将于7月4日当天向各国发出大约“10封至12封”关税信函,单方面设定新的关税税率,更多关税信函将在未来几天陆续发出,到7月9日之前所有国家都会收到。这意味着7月4日当天会有10至12个国家收到美国新的关税税率通知。

特朗普称,各国将从8月1日起缴纳对等关税,即该关税政策于8月1日正式生效。关税税率可能介于10%至20%,也可能介于60%至70%。若税率处于60%至70%区间,将比特朗普4月2日宣布的对等关税税率更高,当时对等关税税率介于10%至50%之间。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也表示,约有100个国家可能会被征收10%的基准对等关税,这意味着剩余70多个国家可能面临更高关税。

特朗普考虑到与170多个国家谈判的复杂性,更倾向于直接通知大多数国家具体的关税税率,跳过详细的谈判过程。他表示:“我们有(面对)170多个国家,你能达成多少协议?这些(谈判)要复杂得多。我们可能会发出一些信函,可能从明天开始,每天向10个国家发送信函,列出20%至30%的关税税率。”当被问及是否会有更多协议达成时,特朗普回应称:“我们还有几项协议在谈,但我的倾向是直接发函,告诉他们该付多少关税。这样容易得多。”

目前,特朗普政府已宣布与部分国家达成协议或取得进展。已与英国和越南达成协议,其中越南协议规定,对越南出口美国的商品征收20%关税,对通过越南中转的商品征收40%关税,这一税率低于此前设定的46%,但仍高于10%的基准线,受此消息提振,在越设厂的美国制造商股价应声上涨。特朗普对与印度达成协议表示乐观。

欧盟期望在7月9日前达成协议,准备接受10%关税,但寻求豁免药品、酒类、半导体和商用飞机等行业。此前特朗普曾威胁对欧盟商品征收50%关税,若谈判失败,欧盟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以保护欧洲经济。

加拿大谈判目标在7月中旬达成协议,之前曾因数字服务税问题受威胁而取消。与日本谈判进展不顺,特朗普批评日本为“难缠的谈判对手”,威胁对其商品征收30%-35%的关税,高于此前24%的“解放日”水平。

贝森特预计,7月9日前将出现贸易协定宣布的“热潮”,特朗普将决定是否为真诚谈判的国家延长截止期限。约100个国家可能面临10%的对等关税,这一数量少于最初计划的123个司法管辖区,主要涉及小国和领土。

特朗普政府的单边关税通知标志着其贸易政策进入强硬阶段,随着7月9日截止期限的临近,各国贸易谈判进入关键阶段。这一政策变化不仅影响贸易伙伴,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对全球贸易格局和全球经济稳定产生深远影响。

(2025-7-5 08:30)


动物疫情

1、荷兰发生10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6月24、26日,荷兰通报南荷兰省等3地发生10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疫情,19只野禽感染死亡。

2、美国发生1起家禽、1起野禽和4起奶牛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6月27日,美国通报亚利桑那州等2地发生1起家禽、1起野禽和4起奶牛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34.2万只家禽被扑杀,7只散养家禽感染死亡,36只被扑杀,多头奶牛感染。

3、巴西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6月27日,巴西通报圣保罗州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2只野禽感染死亡。

4、挪威发生1起3型蓝舌病疫情

6月25日,挪威通报威肯郡发生1起3型蓝舌病疫情,2头牛感染。


版权所有: 昊宇(天津)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400-631-8866 京ICP备 14002239号